上海龙凤1314

文天祥诗词全集

时间:2022-11-11 13:00:22 文天祥 我要投稿

文天祥诗词全集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自号浮休道人、文山。江南西路吉州庐陵县(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汉族江右民系,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文天祥诗词全集,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文天祥诗词全集

  1、《白沟河》

  昔时张叔夜,统兵赴勤王。

上海龙凤1314  东都一不守,羸马迁龙荒。

上海龙凤1314  适过白沟河,裂眦须欲张。

上海龙凤1314  绝粒不遄死,仰天扼其吭。

上海龙凤1314  群臣总奄奄,一土垂天光。

  读史识其他,抚卷为凄凉。

上海龙凤1314  我生何不辰,异世忽相望。

  皇图遘阳刀,天堑满飞堭。

上海龙凤1314  引兵诣阙下,捧土障澜狂。

  出使义不屈,持节还中郎。

  六飞独南海,金钺将煌煌。

  武侯空威心,出狩惊四方。

  吾属竟为虏,世事吁彼苍。

  思公有奇节,一死何慨慷。

  江淮我分地,我欲投沧浪。

上海龙凤1314  沧浪却不受,中原行路长。

  初登项籍宫,次览刘季邦。

上海龙凤1314  涉足河与济,回首嵩与恒。

上海龙凤1314  下车抚梁门,上马指楼桑。

上海龙凤1314  戴星渡一水,惨淡天微茫。

  行人为我言,宋辽此分疆。

  悬知公死处,为公出涕滂。

  恨不持束刍,徘徊官道傍。

上海龙凤1314  我死还在燕,烈烈同肝肠。

上海龙凤1314  今我为公哀,后来谁我伤。

  天地垂日月,斯人未云亡。

  文武道不坠,我辈终堂堂。

  2、《别谢爱山》

上海龙凤1314  绿绮知音早,青灯对语迟。

上海龙凤1314  那知今雨别,又重故人思。

  山隔诗情远,云含客思悲。

  小楼今夜笛,莫向月中吹。

  3、《别谢爱山》

  君今拂衣去,我独枕书眠。

  一片过林雨,数声当户蝉。

  情长空有恨,吟苦不成篇。

  后会知何日,西风老雁天。

  4、《不睡》

  频搔白首强忧煎,细雨青灯思欲颠。

  南北东西三万里,古今上下几千年。

上海龙凤1314  只因知事翻成恼,未到放心那得眠。

上海龙凤1314  眼不识丁马前卒,隔床鼾鼻正陶然。

  5、《不睡》

上海龙凤1314  终夕起推枕,五更闻打钟。

  精神入朱鸟,形影落卢龙。

  弭节蓬莱岛,扬旗太华峰。

  奔驰竟何事,回首谢乔松。

  6、《东方有一士》

  万金结游侠,千金买歌舞。

  丹春映第宅,从者塞衢路。

上海龙凤1314  身为他人役,名声落尘土。

上海龙凤1314  他人一何伤。

  他人一何伤,富贵还自苦。

  东方有一士,败垣半风雨。

  不识丝与竹,飞雀满庭户。

  一饭或不饱,夜梦无惊寤。

  此事古来多,难与俗人语。

  7、《端午》

  五月五日午,薰风自南至。

  试为问大钧,举杯三酹地。

上海龙凤1314  田文当日生,屈原当日死。

  生为薛城君,死作汨罗鬼。

  高堂狐兔游,雍门发悲涕。

上海龙凤1314  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耳。

上海龙凤1314  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逝。

  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

  不知生者荣,但知死者贵。

上海龙凤1314  勿谓死可憎,勿谓生可喜。

  万物皆有尽,不灭唯天理。

上海龙凤1314  百年如一日,一日或千岁。

  秋风汾水辞,春暮兰亭记。

上海龙凤1314  莫作留连悲,高歌舞槐翠。

  8、《歌风台》

上海龙凤1314  长陵有神气,万岁光如虹。

  有时风雪变,魂魄来沛宫。

  壮哉游子乡,一览万宇空。

上海龙凤1314  击筑戒复隍,帝业慎所终。

  重瞳爱梁父,此情岂不同。

  锦衣绚行昼,丈夫何浅中。

  缅怀首丘意,自足分雌雄。

上海龙凤1314  尚惜霸心存。

  慷慨怀勇功。

上海龙凤1314  不见往来事,烹狗与藏弓。

上海龙凤1314  早知致两生,礼乐三代隆。

上海龙凤1314  匹夫事已往,安用责乃翁。

  我来汤沐邑,白杨吹悲风。

  永言三侯章,隐隐闻儿童。

  叶落皆归根,飘零独秋蓬。

上海龙凤1314  登台共恓恻,目送南飞鸿。

  9、《江行》

  日日看山好,山山山色苍。

  忘机鸥下早,恋厩马行忙。

上海龙凤1314  松晓清风湿,荷秋流水香。

上海龙凤1314  短簑吹铁笛,年岁大江长。

  10、《梅》

  梅花耐寒白如玉,干涉春风红更黄。

上海龙凤1314  若为司花示薄罚,到底不能磨灭香。

上海龙凤1314  香者梅之气,白者梅之质。

上海龙凤1314  以为香不香,鼻孔有通窒。

上海龙凤1314  我有天者在,一白自不易。

上海龙凤1314  古人重伐木,惟恐变颜色。

  大雅久不作,此道岂常息。

  诗翁言外意,不能磨灭白。

  11、《彭城行》

上海龙凤1314  连山四围合,吕梁贯其中。

上海龙凤1314  河南大都会,故有项王宫。

  晋牧连杨豫,虎视北方雄。

  唐时燕子楼,风流张建封。

  西望睢阳城,只与汴水通。

  太平黄楼赋,尚能想遗风。

上海龙凤1314  迩来百馀年,正朔归江东。

上海龙凤1314  遗民死欲尽,莽然狐兔丛。

  我从南方来,停骖抚遗踪。

上海龙凤1314  故河蓄潢潦,荒城翳秋蓬。

  凄凉戏马台,憔悴巨佛峰。

上海龙凤1314  沧海变桑田,陵谷代不同。

  朝为朱门贵,暮作行旅穷。

  乘除信物理,感慨击所逢。

上海龙凤1314  古来贤达人,一醉万虑空。

上海龙凤1314  如此独醒何,悲风逐征鸿。

  12、《贫女吟四首》

  巧梳手欲冰,小颦为寒怯。

上海龙凤1314  有时衿肘露,颇与雪争洁。

  13、《平安》

  平原太守颜真卿,长安天子不知名。

上海龙凤1314  一朝渔阳动鼙鼓,大河以北无坚城。

上海龙凤1314  公家兄弟奋戈起,一十七郡连夏盟。

  贼闻失色分兵还,不敢长驱入咸京。

  明皇父子将西狩,由是灵武起义兵。

上海龙凤1314  唐家再造李郭力,若论牵制公威灵。

  哀哉常山惨钩舌,心归朝廷气不慑。

  崎岖坎坷不得志,出入四朝老忠节。

上海龙凤1314  当年幸脱安禄山,白首竟陷李希烈。

上海龙凤1314  希烈安能遽杀公,宰相卢杞欺日月。

  乱臣贼子归何处,茫茫烟草中原土。

  公死于今六百年,忠精赫赫雷行天。

  14、《山中即事》

  山中方雨笠,天外忽晴丝。

  夕钓江澄练,春行路布棋。

  乾坤供俯仰,岁月任差池。

上海龙凤1314  有酒如渑在,何妨日问奇。

  15、《五月十七夜大雨歌》

  去年五月望,流水满一房。

上海龙凤1314  今年后三夕,大雨复没床。

上海龙凤1314  我辞江海来,中原路茫茫。

  舟楫不复见,车马驰康庄。

上海龙凤1314  矧居圜土中,得水犹得浆。

  忽如巨石浸,仓卒殊徬徨。

  明星尚未启,大风方发狂。

  叫呼人不应,宛转水中央。

上海龙凤1314  壁下有水穴,群鼠走踉蹡。

上海龙凤1314  或如鱼泼刺,垫溺无所藏。

  周身莫如物,患至不得防。

上海龙凤1314  业为世间人,何处逃祸殃。

  朝来辟沟道,宛如决陂塘。

上海龙凤1314  尽室泥泞涂,化为糜烂场。

上海龙凤1314  炎蒸迫其上,臭腐薰其傍。

上海龙凤1314  恶气所侵薄,疫疠何可当。

上海龙凤1314  楚囚欲何之,寝食此一方。

  羁栖无复望,坐待仆且僵。

  乾坤莽空阔,何为此凉凉。

  达人识义命,此事关网常。

  万物方焦枯,皇皇祷穹苍。

  上帝实好生,夜半下龙章。

  但愿天下人,家家足稻粱。

  我命浑小事,我死庸何伤。

  16、《言志》

  九垠化为魅,亿丑俘为虏。

上海龙凤1314  既不能变姓名卒于吴,又不能髠钳奴于鲁。

  远引不如四皓翁,高蹈不如仲连父。

上海龙凤1314  冥鸿堕矰缴,长鲸陷网罟。

  鷃燕上下争谁何,蝼蚁等闲相尔汝。

上海龙凤1314  狼藉山河岁云杪,飘零海角春重暮。

  百年落落生涯尽,万里遥遥行役苦。

上海龙凤1314  我生不辰逢百罹,求仁得仁尚何语。

  一死鸿毛或泰山,之轻之重安所处。

上海龙凤1314  妇女低头守巾帼,男儿嚼齿吞刀锯。

上海龙凤1314  杀身慷慨犹易免,取义从容未轻许。

  仁人志士所植立,横绝地维屹天柱。

  以身徇道不苟生,道在光明照千古。

上海龙凤1314  素王不作春秋废,兽蹄鸟迹交中土。

  闰位适在三七间,礼乐终当属真主。

  李陵卫律罪通天,遗臭至今使人吐。

  种瓜东门不可得,暴骨匈奴固其所。

  平生读书为谁事,临难何忧复何惧。

上海龙凤1314  已矣夫,易箦不必如曾参,结缨犹当效子路。

  17、《早起》

上海龙凤1314  晓日半窗红,邻鸡振翼雄。

  馀子贪慵睡,佳人理发蓬。

  未忘尘俗虑,那免是非攻。

上海龙凤1314  前山浑不见,笼翠雾烟中。

  18、《自遣》

  诗馀眠白日,饮后坐清风。

  万事乘除里,平生宠辱中。

上海龙凤1314  心无随境变,意自与天通。

  莫笑邯郸梦,惺惺更是空。

  19、《山中即事》

  携壶藉草醉斜阳,白鹤飞来月下双。

上海龙凤1314  芦叶西风惊别浦,芭蕉夜雨隔疏窗。

  千年帝子朱帘梦,一曲仙人铁笛腔。

  若问山翁还瘦否,手持渔竹下寒江。

  20、《金陵驿》

上海龙凤1314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上海龙凤1314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早期经历

上海龙凤1314  文天祥,初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道号文山、浮休道人。选中贡士后,换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相貌堂堂,身材魁伟,皮肤白美如玉,眉清目秀,观物炯炯有神。在孩提时,看见学宫中所祭祀的乡先生欧阳修、杨邦乂、胡铨的画像,谥号都为“忠”,即为此高兴,羡慕不已。说:“如果不成为其中的一员,就不是真正的男子汉。”他二十岁即考取进士,在集英殿答对论策。当时宋理宗在位已很久,治理政事渐渐怠惰,文天祥以法天不息为题议论策对,其文章有一万多字,没有写草稿,一气写完。宋理宗皇帝亲自选拔他为第一名。考官王应麟上奏说:“这个试卷以古代的事情作为借鉴,忠心肝胆好似铁石,我以为能得到这样的人才可喜可贺。”宝佑四年(1256年)中状元后再改字宋瑞。不久,他父亲逝世,回家守丧。

上海龙凤1314  开庆初年(公元1259年),元朝的军队侵伐宋朝,宦官董宋臣对皇上说要迁都,没有人敢议论说这是错的。文天祥当时入朝任命为宁海军节度判官,上书“请求斩杀董宋臣,以统一人心”。因不被采纳,就自己请免职回乡。后来逐渐升官至刑部侍郎。董宋臣又升为都知,文天祥再次上书一一列举他的罪行,也没有回音因此出外任瑞州知州,改迁江南西路提刑,升任尚书左司郎官,多次遭台官议论罢职。担任军器监并兼任代理直学士院。贾似道称说有病,请求退休,用以要挟皇上,诏令没应允。文天祥起草制诰,所写文字都是讽刺贾似道的。当时起草圣旨诰命的内制沿袭要呈文稿审查,文天祥没有写,贾似道不高兴,命令台臣张志立奏劾罢免他。文天祥已经几次被斥责,援引钱若水的例子退休,当时他三十七岁。

  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起用为荆湖南路提刑。因此见到了原来的宰相江万里。江万里平素就对文天祥的志向、气节感到惊奇,同他谈到国事,神色忧伤地说:“我老了,观察天时人事应当有变化,我看到的人很多,担任治理国家的责任,不就是在你吗?望你努力。”

  率军勤王

  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文天祥被委任为赣州(今江西境内)知州。

上海龙凤1314  祐元年(公元1275年),长江上游告急,诏令天下勤王。文天祥捧着诏书流涕哭泣,派陈继周率领郡里的英雄好汉,同时联络溪峒蛮,派方兴召集吉州的士兵,各英雄豪杰群起响应,聚集兵众万人。此事报到朝廷,命令他以江南西路提刑安抚使的名义率军入卫京师。他的朋友制止他说:“现在元兵分三路南下进攻,攻破京城市郊,进迫内地,你以乌合之众万余人赴京入卫,这与驱赶群羊同猛虎相斗没有什么差别。”文天祥答道:“我也知道是这么回事。但是,国家抚养培育臣民百姓三百多年,一旦有危急,征集天下的兵丁,没有一人一骑入卫京师,我为此感到深深地遗憾。所以不自量力,而以身殉国,希望天下忠臣义士将会有听说此事后而奋起的。依靠仁义取胜就可以自立,依靠人多就可以促成事业成功,如果按此而行,那么国家就有保障了。”

  文天祥性格豁达豪爽,平生衣食丰厚,声伎满堂。到这时,痛心地自己贬损责罚自己,把家里的资产全部作为军费。每当与宾客、僚属谈到国家时事,就痛哭流涕,抚案说道:“以别人的快乐为快乐的人,也忧虑别人忧虑的事情,以别人的衣食为衣食来源的人,应为别人的事而至死不辞。”

  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八月,文天祥率兵到临安,担任平江府知府。当时因为丞相陈宜中没有返回朝廷,所以没有受到派遣。十月,陈宜中至,于是派遣去任职。朝议中刚刚擢升吕师孟为兵部尚书,封吕文德为和义郡王,想以此寻求和好。吕师孟更加傲慢骄横、放肆。

  苦战东南

上海龙凤1314  文天祥辞别天子,上疏说:“朝廷姑息、牵制的意向很多,奋发、果断处事的例子很少,请求处斩师孟作为战事祭祀,用以鼓舞将士们的士气。”又说:“宋代接受五代分裂割据的教训,削除藩镇,建立郡县城邑,虽然一时完全革除了尾大不掉的弊端,但是国家因此渐趋削弱。所以到一州就攻破一州,到一县就攻破一县,中原沦陷,悔恨、痛心哪里还来得及。现在应当划分天下为四镇,设置都督来作为它的统帅。把广南西路合并于荆湖南路,在长沙建立治所;把广南东路合并于江南西路,在隆兴建立治所;把福建路合并于江南东路,在番阳建立治所;把淮南西路合并于淮南东路,在扬州建立治所。责令长沙攻取鄂州,隆兴攻取蕲州、黄州,番阳攻取江东,扬州攻取两淮,使他们所辖的地区范围广、力量强,足以抵抗敌兵。约定日期,一起奋起,只前进,不后退,夜以继日,图谋复地,敌兵兵力众多,但力量分散,疲于奔命,而我宋朝民众中的英雄豪杰,于其中等待机会攻敌,这样的话,敌兵就容易被打退了。”当时朝议以文天祥的议论是疏阔,难以实行,因此,他的上书没有结果。

上海龙凤1314  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十月,文天祥到平江,元兵已从金陵出发进入常州。文天祥派遣他的将帅朱华、尹玉、麻士龙与张全援助常州,行到虞桥,麻士龙战死,朱华率领广南军队,战于五牧,被打败,尹玉也打败了,争相渡水,扒张全军中的渡船,张全的士兵斩断他们的手指,都淹死了,尹玉率领残兵五百人夜间发起战斗,到第二天早晨都战死了。张全不发一箭,逃跑退却了。元兵攻入常州,占领了独松关。陈宜中、留梦炎召令文天祥,弃守平江,退守余杭。

  出使元营

上海龙凤1314  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正月,文天祥担任临安知府。不多久,宋朝投降,陈宜中、张世杰都走了。朝廷继续任命文天祥为枢密使。不久,担任右丞相兼枢密使,作为使臣到元军中讲和谈判,与元朝丞相伯颜在皋亭山针锋相对争论。伯颜发怒拘捕了他,同左丞相吴坚、右丞相贾余庆、知枢密院事谢堂、签枢密院事家铉翁、同签枢密院事刘祒,向北至镇江。文天祥与他的侍客杜浒等十二人,于夜间逃入真州。苗再成出来迎接他,高兴得流着眼泪说:“两淮的士兵足可以兴复宋朝,只是二制置使有些矛盾,不能同心协力。”文天祥问道:“这个计谋是从哪里来的呢?”苗再成回答说:“现在先约淮西兵赶赴建康,他们必然全力以防御我们淮西的士兵。指挥东面各将帅,以通州、泰州兵攻打湾头,以高邮、宝应、淮安兵攻打杨子桥,以扬州兵攻打瓜步,我率领水军直捣镇江,同一天大举出兵。湾头、杨子桥都是沿长江的脆弱之军,又日夜希望我们军队攻来,攻打他们,定会很快取胜。一起从三个方向进攻瓜步,我自己率兵从长江水面中以较少的士兵佯攻,虽然有智慧的人也不能预料到这一点。瓜步攻下后,以东面的军队入攻京口,西面的士兵入攻金陵,威胁浙江的后退之路,那么元军的大帅就可以生擒了。”文天祥对此大加赞扬,随即写信送两个制置使,派遣使者四面联络。

上海龙凤1314  文天祥没有到的时候,扬州有逃跑归来的士兵说:“朝廷秘密派遣一丞相进入真州劝说投降来了。”李庭芝信以为真,认为文天祥劝降来了。派苗再成迅速杀掉文天祥。苗再成不忍心杀他,欺哄文天祥到相城垒外,把制司的文书给他看,把他关在门外。好久以后,又派两批人分别去窥测证实天祥是否是来劝降的,如果是劝降的就杀了他。两批人分别与天祥谈话后,证实其忠义,都不忍心杀他,派士兵二十人沿路护送至扬州,四更鼓响时抵达城下,听等候开城门的人谈,制置司下令防备文天祥很严密,文天祥与随从听说后相互吐舌,于是向东入海道,遇元兵,躲入四围土墙中得以免祸。然而,因为饥饿而走不动路,于是向樵夫们讨得了一些剩饭残羹。走至板桥,元兵又来了,众人跑入竹林中隐伏,元兵进入竹林搜索,抓住杜浒、金应带走了。虞候张庆眼睛被射中了一箭,身上两度挨箭,文天祥两次都未被发现,得以脱身。杜浒、金应拿出身上的金银送给元军,才被放回,雇募二个樵夫抬着坐在箩筐里的文天祥到高邮,泛海坐船至温州。

  领兵抗元

上海龙凤1314  文天祥听说益王未立,于是上表劝请即帝位,以观文殿学士、侍读的官职召至福州,拜右丞相。不久与陈宜中等人议论意见不统一。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七月,于是以同都督职出任江南西路,准备上任,召集士兵进入汀州。十月,派遣参谋赵时赏,咨议赵孟溁率领一支军队攻取宁都,参赞吴浚率一支军队攻取雩都,刘洙、萧明哲、陈子敬都从江西起兵来与他会合。邹洬以招谕副使在宁都召聚兵众,元兵攻打他们,邹洬兵败,同起事率兵的人刘钦、鞠华叔、颜师立、颜起岩都死了。武冈教授罗开礼,起兵收复了永丰县,不久兵败被俘,死于狱中。文天祥听说罗开礼死了,穿起丧服,痛哭不已。

  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正月,元兵攻入汀州,文天祥于是迁移漳州,请求入卫朝廷。赵时赏、赵孟溁也率兵归来,唯独吴浚的士兵没有到。不久,吴浚降元,来游说文天祥。文天祥派人缚起吴浚,把他吊死了。四月,进入梅州,都统王福、钱汉英专横跋扈,被处斩了。五月,迁出江南西路,进入会昌。六月,进入兴国县。七月,遣参谋张汴、监军赵时赏、赵孟溁荣等率大军进逼赣城,邹洬率领赣州各县的军队攻取永丰,他的`副官黎贵达率领吉州各县的士兵攻取泰和。吉州八县克复了一半,仅剩赣州没有攻下。临洪各郡,都送钱劳军。潭州赵璠、张虎、张唐、熊桂、刘斗元、吴希奭、陈子全、王梦应在邵州、永州等地起兵,克复数县,抚州何时等人起兵响应文天祥。分宁、武宁、建昌三县豪杰,都派人到军中接受调遣参战。

上海龙凤1314  元军江南西路宣慰使李恒派遣士兵入援赣州,而自己率兵在兴国进攻文天祥的据点。文天祥没有预料到李恒的兵突然攻至兴国,于是率兵撤退,靠近永丰的邹洬。邹洬的军队已在他的前面溃败,李恒于是穷追文天祥至方石岭。巩信坚守拒战,身中数箭,死了。到达空坑,士兵都被打败溃散,文天祥的妻妾子女都被抓住。赵时赏坐在轿子中,后面的元兵讯问他是谁,赵时赏说“我姓文”,众兵以为是文天祥,活捉了他返回军营,文天祥因此得以逃脱。

  彭震龙、张汴等死于军中,缪朝宗自己上吊死了。吴文炳、林栋、刘洙都被抓住带回隆兴。赵时赏怒骂不屈服,有的多次被抓来的,往往很快放掉,说:“小小的签厅官,抓来有什么用呢?”因此得以逃脱的人很多。到行刑的时候,刘洙多次辩解,赵时赏呵斥他说:“死了算了,何必这样呢?”于是林栋、吴文炳、萧敬夫、萧焘夫都不能免难。

  战败被俘

上海龙凤1314  文天祥召集残兵奔赴循州,驻扎于南岭。黎贵达暗中阴谋投降,被抓住杀了。景炎三年(公元1278年)三月,文天祥进驻丽江浦。六月,入船澳。益王死了,卫王继承王位。文天祥上表自责,请求入朝,没有获准。八月,加封文天祥少保、信国公。军中瘟疫又流行,士兵死了几百人。文天祥唯一的一个儿子和他的母亲都死了。十一月,进驻潮阳县。潮州盗贼陈懿、刘兴多次叛附无常,为潮阳人一大祸害。文天祥赶走了陈懿,抓住刘兴,杀了他。十二月,赶赴南岭,邹洬、刘子俊又从江西起兵而来,再次攻伐陈懿的党羽,陈懿于是暗中勾结张弘范,帮助、引导元军逼攻潮阳。文天祥正在五坡岭吃饭,张弘范的军队突然出现,众士兵随从措手不及,都埋头躲在荒草中。文天祥匆忙逃走,被元军千户王惟义抓住。文天祥吞食脑子(即龙脑),没有死。邹洬自刎颈项,众士兵扶着他至南岭才死。僚属士卒得以从空坑逃脱的人,至此时刘子俊、陈龙复、萧明哲、萧资都死了,杜浒被抓住,忧愤而死。仅有赵孟溁逃脱,张唐、熊桂、吴希奭、陈子全兵败被活捉,都被处死

  文天祥被押至潮阳,见张弘范时,左右官员都命他行跪拜之礼,没有拜,张弘范于是以宾客的礼节接见他,同他一起入厓山,要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保卫父母,还教别人叛离父母,可以吗?”因多次强迫索要书信,于是,写了《过零丁洋》诗给他们。这首诗的尾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张弘范笑着收藏它。厓山战败后,元军中置酒宴犒军,张弘范说:“丞相的忠心孝义都尽到了,若能改变态度像侍奉宋朝那样侍奉大元皇上,将不会失去宰相的位置。”文天祥眼泪扑簌簌地说:“国亡不能救,作为臣子,死有余罪,怎敢怀有二心苟且偷生呢?”张弘范感其仁义,派人护送文天祥到京师。

  文天祥从容殉国

上海龙凤1314  文天祥在路上,八天没有吃饭,没有死,才又吃饭。到达燕京,馆舍侍员殷勤、陈设奢豪,文天祥没有入睡,坐待天亮。于是移送兵马司,令士卒监守他。当时忽必烈多次搜求有才能的南宋官员,王积翁说:“南宋人中没有谁比得上文天祥的。”于是派遣王积翁去传达圣旨,文天祥说:“国家亡了,我只能一死报国。倘若因为宽赦,能以道士回归故乡,他日以世俗之外的身份作为顾问,还可以。假如立即给以高官,不仅亡国的大夫不可以此求生存,而且把自己平生的全部抱负抛弃,那么任用我有什么用呢?”王积翁想与宋官谢昌元等十人一起请释放文天祥为道士,留梦炎不同意,说:“文天祥放出后,又在江南号召抗元,置我十人于何地?”此事于是作罢。文天祥在燕京共三年,忽必烈知道文天祥始终不屈,同宰相议论放了他,遇上有人以文天祥起兵江南西路的事为借口,结果没有被释放。

  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福建有一僧人说土星冒犯帝坐星,怀疑有变乱。不久,中山有一狂人自称“宋主”,有兵千人,想救出文天祥。京城也有未署名的书信,说某日火烧蓑城苇,率领两侧翼的士兵作乱,丞相就没有忧虑了。当时大盗刚刚暗杀了元朝左丞相阿合马,于是命令撤除城苇,迁徙瀛国公及宋宗室到开平,元朝廷怀疑信上说的丞相就是文天祥。

上海龙凤1314  元廷召见文天祥告谕说:“你有什么愿望?”文天祥回答说:“天祥深受宋朝的恩德,身为宰相,哪能侍奉二姓,愿赐我一死就满足了。”然而忽必烈还不忍心,急忙挥手要他退去。有的说应该答应文天祥的要求,诏令可以。不一会儿又下诏加以阻止,文天祥已死了。文天祥临上刑场时特别从容不迫,对狱中吏卒说:“我的事完了。”向南跪拜后被处死。几天以后,他的妻子欧阳氏收拾他的尸体,面部如活的一样,终年四十七岁。他的衣服中有赞文说:“孔子说成仁,孟子说取义,只有忠义至尽,仁也就做到了。读圣贤的书,所学习的是什么呢?自今以后,可算是问心无愧了。

【文天祥诗词全集】相关文章:

文天祥的诗全集08-28

文天祥诗词12-22

文天祥的诗词12-22

王昌龄诗词全集09-29

曹操的诗词全集02-17

《曹操诗词全集》09-02

唐伯虎经典诗词全集05-12

王维的的诗词全集11-23

李煜的诗词全集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