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1314

《观潮》知识点及阅读训练

时间:2023-04-17 08:27:03 观潮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上海龙凤1314《观潮》知识点及阅读训练

上海龙凤1314   引言:《观潮》是一篇在艺术上很有特点的写景记事佳作,绘声绘色绘形地描写了这一壮美雄奇的景象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观潮》知识点及阅读训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观潮》知识点及阅读训练

  《观潮》知识点整理

  一、字词注释

  1、节选自《武林旧事》(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卷三,略有删改。周密(1232—1298),字公谨,宋代湖州(今浙江湖州)人。

  2、浙江:也就是钱塘江。

  3、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从农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既望,农历十六日(十五日叫望)。

  4、方其远出海门:当潮从入海口涌起的时候。方,当……时。其,代词,指潮。出,发、起。海门,浙江入海口,那里两边的山对峙着。

  5、仅如银线:几乎像一条(横画的)银白色的线。仅,几乎,将近。

上海龙凤1314   6、玉城雪岭际天而来:玉城雪岭一般的潮水连天涌来。玉城雪岭,形容泛着白沫的潮水像玉砌的.城墙和大雪覆盖的山岭。际天,连接着天。

  7、吞天沃日:犹如吞没了蓝天、冲洗了太阳,非常雄壮豪迈。沃,用水淋洗。日,即太阳。[1]

  8、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杨万里诗中说的“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就是指这样的景象。这两句诗是《浙江观潮》一诗里的句子,意思是,海水涌起来,成为银子堆砌的城郭;浙江横着,潮水给系上一条白玉的腰带。“……是也”的意思是:“就是指这样的景象”。

  大潮澎湃

  9、每岁京尹(yǐn)出浙江亭教阅水军:每年(农历八月)京都临安府长官来到浙江亭教阅水军。京尹,京都临安府(今浙江杭州)的长官。浙江亭,馆驿名,在城南钱塘江岸。

上海龙凤1314   10、艨艟(méngchōng):战船。

  11、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意思是,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尽,穷尽。五阵,指两、伍、专、参、偏五种阵法。

  12、乘骑(jì)弄旗标枪舞刀:乘马、舞旗、举枪、挥刀。骑,马。弄,舞动。标,树立、举。

上海龙凤1314   13、略不相睹:彼此一点也看不见。

  14、水爆:水军用的一种爆炸武器。

  15、一舸无迹:一条船的踪影也没有了。舸:船。

上海龙凤1314   16、敌船:指假设的敌方战船。

  17、逝:去,往。

上海龙凤1314   18、吴儿善泅(qiú)者数百:几百个擅于泅水的吴地健儿。吴地即今江苏、浙江一带。因春秋时为吴国之地,故称。(“善”通“擅”,擅于。)

  19、披发文(wén)身:披散着头发,身上画着花纹。文,动词,画着文彩。

  20、溯(sù)迎而上:逆流迎着潮水而上。

上海龙凤1314   21、鲸波万仞(rèn):万仞高的巨浪。鲸波,巨浪。鲸所到之处,波涛汹涌,所以称巨浪为鲸波。万仞,形容浪头极高,不是实指。

上海龙凤1314   22、腾身百变:翻腾着身子变换尽各种姿态。

上海龙凤1314   23、江干(gàn):江岸。

上海龙凤1314   24、珠翠罗绮溢目:满眼都是华丽的服饰。珠翠罗绮,泛指妇女的首饰和游人的华丽衣服。溢目,满眼。

上海龙凤1314   25、倍穹:(价钱)加倍的高。穹,动词,高,比…高;倍,形容词,指很多倍。

  26、僦(jiù)赁(lìn)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中间即使是一席之地的空地也不容有。僦、赁,都是租用的意思。看幕,为观潮而特意搭的帐棚。席地,一席之地,仅容一个座位的地方。容,许,使。虽,即使。

  二、一词多义

  方:

  方其远出海门 【当……时】

  方出神【正】

上海龙凤1314   方七百里【面积】

  观:

上海龙凤1314   观潮【观看(动词)】

  天下之伟观也【景象(名词)】

  仅: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只(副词)】

上海龙凤1314   仅如银线【几乎,将近。(副词)】

  为:

  “敌船”为火所焚【被(介词)】

  海涌银为郭【成为(动词)】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是(判断动词)】

  以:

上海龙凤1314   以此夸能【凭借(介词)】

上海龙凤1314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和时间词等连用,表示时间。(助词)】

  势:

  势极雄豪【气势(名词)】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阵势(名词)】

  能:

  以此夸能【本领】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能够】

  而:

上海龙凤1314   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连词,表修饰】

上海龙凤1314   而旗尾略不沾湿【连词,表转折】

  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连词,表转折】

  三、词类活用

  ①天下之伟观也(观:动词作名词,景观,景象)

  ②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尽:形容词作动词,穷尽。)

  ③皆披发文身。(文,名词作动词,画着纹身;刺着花纹。)

上海龙凤1314   ④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标:名词作动词,树立,举)

  ⑤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穹:形容词作动词,高过)

  ⑥.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际:名词作动词,接近、连接)

  ⑦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玉城雪岭:名词作状语 像玉城雪岭一样)

  四、古今异义

  ①方其远出海门(方 古义:当……时。今义:方形等)

上海龙凤1314   ②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际 古义:接近、连接。今义:边际)

上海龙凤1314   ③吞天沃日(沃 古义:用水淋洗。今义:肥沃)

上海龙凤1314   ④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奔腾 古义:两个词,意为疾驶和腾起。今义:跳跃着奔跑)

  ⑤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标枪 古义:举枪。今义:一种体育器械)

上海龙凤1314   ⑥人物略不相睹(人物 古义:人和物。今义:特指人)

  ⑦皆披发文身(文 古义:画着花纹。今义:文字、文章等)

上海龙凤1314   ⑧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尹 古义:名词,长官,官名。今义:一般作姓氏)

上海龙凤1314   ⑨江干上下十余里间(上下 古义:上游到下游,指地域,区域,名词。今义:用来表示大约数目)

上海龙凤1314   ⑩海涌银为郭(郭 古义:城墙。今义:指姓氏。)

  五、句式

  1.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判断句)

  2.方其远出海门(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上海龙凤1314   3.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省略句,省略主语”潮“)

  4.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倒装句)

上海龙凤1314   5.仅有“敌船”为火所焚(被动句)

上海龙凤1314   6.出没于鲸波万仞中(倒装句)

上海龙凤1314   7.震撼激射(省略句,省略主语“潮”)

上海龙凤1314   8.吴儿善泅(倒装句,也可为“善泅吴儿”)

  观潮 阅读练习题:

  一、《观潮》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所写,写的是回忆南宋时期于京都________(今杭州)外观看________大潮的盛况。

上海龙凤1314   二、选择题

上海龙凤1314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上海龙凤1314   A方其远出海门(当……时候)      B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穷尽)

  C略不相睹(略微、一点)        D披发文身(文采)

上海龙凤1314   2.下列加点词的词性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如履平地     B披发文身 C吴儿善泅者数百 D鞭数十,驱之别院

上海龙凤1314   3.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B 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

  C 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D 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上海龙凤1314   4.下面各句中的“而”表转折的一项是( )

上海龙凤1314   A 溯迎而上 B 而旗尾略不沾湿

上海龙凤1314   C 随波而逝 D 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5.选出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 )

上海龙凤1314   A.为: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B.天:天下之伟观也 吞天沃日

  C.百:艨艟数百 腾身百变

  D.而:溯迎而上 而僦赁看幕

  6. 选出加点字意义不同的一项( )

  A.天下之伟观也 势极雄豪

  B.则一舸无迹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上海龙凤1314   C.吴儿善泅者数百 溯迎而上

  D.分列两岸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

上海龙凤1314   三、翻译下列句子

  1、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2.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

  10.而僦凭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上海龙凤1314   四、第一段首句和最后一句在全文结构和内容上各起什么作用?

上海龙凤1314   五、第一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对海潮进行描写?

上海龙凤1314   六.第二段文字主要写______这一场面一场复杂的'演习活动,而结在“_____”的静景上,这是运用了______写法,这种写法有______作用。

  七.第一段描写突出了“弄潮儿”的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等特征。“_______”一句是对弄潮儿本领最高妙的称颂和赞叹。

上海龙凤1314   八、古诗文中写潮的名句很多,试写出四句。

上海龙凤1314   ① 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上海龙凤1314   ③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

  观潮 阅读答案:

  一、宋;周密;临安;钱塘江

  二、D C C B C C

  三略

  四、首句总括全文,点明题旨;最后一句是对上文作形象概括,进一步说明涨潮时的宏伟景象,呼应首句,又为下文作铺垫。

  五.形、色、声、势

  六、水军演习;烟消波静;动静相衬;为下文的另一场水上表演作了铺垫。

  七、勇猛;矫健 灵活 “旗尾略不沾湿”

上海龙凤1314   八、①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上海龙凤1314   ②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③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上海龙凤1314【《观潮》知识点及阅读训练】相关文章:

《观潮》鉴赏及阅读练习10-11

《观潮》赏析及拓展阅读09-06

《观潮》文章赏析及阅读练习04-12

《暮春》的阅读训练及答案07-06

《王冕》阅读训练及答案07-01

夏至阅读训练及答案06-18

《梁书》阅读训练及答案06-19

《牵手》阅读训练及答案06-19

《燕子》阅读训练及答案12-18

《塞翁失马》阅读训练及答案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