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1314

黔之驴教案

上海龙凤1314《黔之驴》是七年级下半学期的一篇文言文,根据《课程标准》中要求初中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的要求,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黔之驴教案,欢迎阅读参考!

标签:教案 时间:2022-10-17
【ruiwen.com - 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黔之驴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黔之驴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并了解文章的大意。

  2、说说本文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讲一则笑话。笑话中的鸡妈妈通过自己的聪明战胜了猫,保护了自己的孩子。现在有这样一头驴,它要比鸡妈妈的体形庞大得多,可是却没有鸡妈妈那么聪明,它的结局怎么样呢?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瞧瞧。(板书课题)

  二、出示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并了解文章的大意。

  2、说说本文的寓意。

  三、目标的实施:

  1、范读课文,让学生注意不会读的字的读音。

  2、自由朗读。

  3、齐读。

  4、自由朗读课文,弄懂文章的大意。(前后左右四同学一组,共同完成。)

  5、检测。

  6、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虎刚刚见到驴时,表现怎样?

  (2)虎发现驴有几样本领?它为什么敢接近驴呢??

  (3)驴的结局如何?

  (4)你如何来评价驴和老虎?

  (5)你觉得本文有什么寓意?

  学生读并且思考讨论。

  评价

  7、提问:本文给你什么样的启示?(思考几分钟?)

  8、老虎在吃了驴这个庞大的动物之后,它的名声大震,不多久,它便成为了百兽之王。可是,它逐渐地骄傲起来了,根本不把其他的动物放在眼里,而且到处欺负弱小的动物。动物们敢怒不敢言就在这时,又有一位好事者运来来了一头驴,这头驴从其他动物的嘴里得知了前一头驴的遭遇后,它决定为他们驴子家族洗刷耻辱。大家想知道结果怎么样吗?那好,请大家发挥你们的想象,用你们的聪明才智来将这个故事继续讲下去吧!(分组)

标签:教案 时间:2022-10-14
【ruiwen.com - 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黔之驴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黔之驴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理解语言的深广含义

  2、通过标注对老虎的动作和心理的描写、对驴的形象分析,从而得出一定的寓意。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对黔之驴进行了翻译,这节课,我们一起走入驴和虎,去了解一下他们的形象。

  二、复习检测

  1、你还记得吗?(解释字词)

  船:名词作状语,用船。 则:却。 以为神:把它当作神,把…当作

  稍出近之:渐渐出来接近它? 慭慭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以为且噬己也:认为

  句子:

  (1)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老虎看见它,(原来)是个巨大的动物,把它当作神。

  (2)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老虎)渐渐又靠近(驴子),态度更加亲近而不庄重,碰撞它,靠近它,冲击它,冒犯它。

  (3)驴不胜怒,蹄之。

  驴子禁不住发起怒来,用蹄子踢老虎。

  (4)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于是老虎一下跳跃过去,大声怒吼,咬断了驴子的喉咙,吃光它的肉,才离开。

  三、研读课文

  1、 讲故事:

  师:你能在翻译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理解,把它当做故事讲出来么?

  2、 形象分析:

  (1)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描写驴的句子。

  庞然大物(外形)、驴一鸣(叫声)、蹄之(动作)

黔之驴教案锦集五篇

标签:教案 时间:2022-10-10
【ruiwen.com - 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黔之驴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黔之驴教案 篇1

  一、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黔之驴》选自语文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是第六单元第24课。

  教课书的课文,是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吸纳世界文化精华,精心挑选出来的。根据《课程标准》中要求初中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的要求,以及本单元文言文所表现的重视德行、保持正直操守的价值取向,我确定了本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理解本文的内容即老虎惧驴、识驴、戏弄驴、吃掉驴的过程和本文启示人们应该认识事物本质、克服对未知事物畏惧的心理,从而驾御并征服客观事物,掌握真本领,真才干的重要的寓意

  (2)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如:蔽、窥、稍、慭慭然、狎、跳踉等,翻译文言文

  2、过程和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所以我让学生在朗读、自由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结合注释看课文,自己试译课文,使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在试译课文的过程中,体现了学生自主性学习。若有不懂的句子,小组讨论,学生之间共同合作解决,体现了学生合作性学习。最后由学生归纳寓意,即读----译---- 质疑----讨论----总结 。

黔之驴教案范文合集六篇

标签:教案 时间:2022-10-08
【ruiwen.com - 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黔之驴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黔之驴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认识事物本质,驾御并征服客观事物。

  2.启发学生认识努力掌握真本领、真才干的重要性。

  3.了解寓言特点,学习赏析寓言的方法。

  4.巩固文言文知识,积累文言文词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理解课文主旨。

  5.与相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寓言中的形象,准确把握寓意。

  难点:文言词语的理解、领悟。

  教学设想:

  用“读——议——读”的方法掌握课文。

  用“启发——合作——讨论——启发”的方法深入分析课文。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黔之驴》这个故事导入新课

  同学们,《黔之驴》这个故事你们听过吗?下边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个故事(师生一起听录音)。这个故事的作者是谁,你们对他了解多少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挂上小黑板明确答案:

  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有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韩愈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上学期我们已经学过唐宋八大家了,你们能不能说出他们的姓名呢?

  学生回答完毕,教师挂上小黑板,亮出唐宋八大家的姓名

  唐宋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标签:教案 时间:2022-10-07
【ruiwen.com - 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黔之驴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黔之驴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懂得无所畏惧、敢于而且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貌似强大的东西的深刻道理。

  2、翻译文言文;学习本文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理解本文的内容和寓意。

  3、积累一些文言词汇,掌握“庞然大物”“黔驴技穷”等成语。

  教学重点:积累一些文言词汇,掌握“庞然大物”“黔驴技穷”等成语。

  教学难点:学习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理解故事的深刻寓意。

  教学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讨论来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备统复备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大家一定会经常遇到一些成语,成语中有不少来源于我国古代寓言故事,“黔驴技穷”就是其中一例,它来源于我国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短篇寓言《黔之驴》。而要正确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我们就必须先来一起接触这篇寓言。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所谓“寓”就是寄托的意思。通过故事借此喻彼,借小喻大,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所以,我们阅读本文时,要看它讲的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并理解这个故事含有什么深刻的道理。

黔之驴教案集合六篇

标签:教案 时间:2022-10-07
【ruiwen.com - 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黔之驴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黔之驴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并了解文章的大意。

  2、说说本文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讲一则笑话。笑话中的鸡妈妈通过自己的聪明战胜了猫,保护了自己的孩子。现在有这样一头驴,它要比鸡妈妈的体形庞大得多,可是却没有鸡妈妈那么聪明,它的结局怎么样呢?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瞧瞧。(板书课题)

  二、出示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并了解文章的大意。

  2、说说本文的寓意。

  三、目标的实施:

  1、范读课文,让学生注意不会读的字的读音。

  2、自由朗读。

  3、齐读。

  4、自由朗读课文,弄懂文章的大意。(前后左右四同学一组,共同完成。)

  5、检测。

  6、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虎刚刚见到驴时,表现怎样?

  (2)虎发现驴有几样本领?它为什么敢接近驴呢??

  (3)驴的结局如何?

  (4)你如何来评价驴和老虎?

  (5)你觉得本文有什么寓意?

  学生读并且思考讨论。

  评价

  7、提问:本文给你什么样的启示?(思考几分钟?)

  8、老虎在吃了驴这个庞大的动物之后,它的名声大震,不多久,它便成为了百兽之王。可是,它逐渐地骄傲起来了,根本不把其他的动物放在眼里,而且到处欺负弱小的动物。动物们敢怒不敢言就在这时,又有一位好事者运来来了一头驴,这头驴从其他动物的嘴里得知了前一头驴的遭遇后,它决定为他们驴子家族洗刷耻辱。大家想知道结果怎么样吗?那好,请大家发挥你们的想象,用你们的聪明才智来将这个故事继续讲下去吧!(分组)

标签:教案 时间:2022-08-26
【ruiwen.com - 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语文课文黔之驴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的:

  1、了解古代寓言的一般特点。

  2、用“三看一查”的方法读懂寓言的情节。

  3、通过对比“驴和“虎各自的形象特点,品味出本文的寓意,并能联系实际谈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步骤:

  一、用“三看一查”的方法,自读课文。

  二、检查自读情况,学生对照注释边读边讲,教师适当点拨、补充。

  1、让学生熟悉古今词义的变化。

  2、归纳几个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重点词语的翻译:

  ①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这里是用船的意思。名词充当状语。现代汉语中除时间名词外,名词一般不能充当状语。

  ②驴不胜怒,蹄之。

  蹄,踢。这里作动词用。

  三、全班齐读课文,指名学生复述大意。

  四、再读课文,把握全文的情节。思考:

  ①故事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故事发生的背景:“黔无驴”“船载以入”。这样安排一可见其是外来户,二来铺垫虎被迷惑的情节,三来暗说其形体庞大。

  ②当驴出现时,“虎见之的最初反应是什么?为什么会如此?虎的最初反应是“以为神。因为从来没有见过,而且“庞然大物也”,所以觉得神奇。

  ③虎对驴的态度有改变吗?从哪里看出?虎对驴的态度有改变,如:“蔽”“窥之”,“近之然”,“远遁”“甚恐”,“觉无异能者”,“近出”“不敢搏”,“稍近”,“荡倚冲冒”,“跳踉大”等。虎的态度变化为:恐惧—怀疑—挑衅

标签:教案 时间:2022-08-25
【ruiwen.com - 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课文《黔之驴》教案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习目标:

  1、理解语言的深广含义

  2、通过标注对老虎的动作和心理的描写、对驴的形象分析,从而得出一定的寓意。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对黔之驴进行了翻译,这节课,我们一起走入驴和虎,去了解一下他们的形象。

  二、复习检测

  1、你还记得吗?(解释字词)

  船:名词作状语,用船。则:却。以为神:把它当作神,把…当作

  稍出近之:渐渐出来接近它?慭慭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以为且噬己也:认为

  句子:

  (1)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老虎看见它,(原来)是个巨大的动物,把它当作神。

  (2)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老虎)渐渐又靠近(驴子),态度更加亲近而不庄重,碰撞它,靠近它,冲击它,冒犯它。

  (3)驴不胜怒,蹄之。

  驴子禁不住发起怒来,用蹄子踢老虎。

  (4)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于是老虎一下跳跃过去,大声怒吼,咬断了驴子的喉咙,吃光它的'肉,才离开。

  三、研读课文

  1、讲故事:

  师:你能在翻译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理解,把它当做故事讲出来么?

  2、形象分析: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描写驴的句子。

  庞然大物(外形)、驴一鸣(叫声)、蹄之(动作)

  师:那么,如此一个庞然大物,最终的结果是什么?

实用的黔之驴教案四篇

标签:教案 时间:2022-07-17
【ruiwen.com - 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黔之驴教案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黔之驴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能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想象讲述文中的故事。

  2.能结合文中语句,从不同角度说出这则寓言的深刻含义,了解古代寓言的一般特点。

  3.能辨证地分析“黔驴技穷”的原因。

  学习过程:

  一、小试身手:

  1、课堂检测学生上节课知识掌握情况。

  (一)词语解释

  1.船载以入(用船)

  2.稍出近之(靠近,接近)

  3.蹄之(用蹄子踢)

  4.尽其肉(吃尽)

  (二)一词多义

  1蹄之(代词,代老虎)

  2.计之(代词,这件事情)

  3.然往来视之(然而,可是)

  4.庞然大物(……的样子)

  5.以为且噬己也(认为)

  6.以为神(把……当作)

  二、故事时间:

  导入:自从柳宗元写了《黔之驴》之后,千百年来,人们对驴心存偏见,驴的名声一败涂地。成语“黔驴技穷”往往用来比喻仅有的一点伎俩也用完了。驴家族里的一只小驴听说后非常生气。今天,它来到这儿想听一听它祖先的故事。

  请同学从下面三个不同的身份中,选择其中的一个来讲故事。

  A、我就是文中的那头驴子

  B、我就是文中的那头老虎

  C、我就是文中的那个好事者

  “最佳故事奖”评选标准:

  (1)能根据所选择的身份准确地讲述故事。

实用的黔之驴教案3篇

标签:教案 时间:2022-07-05
【ruiwen.com - 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黔之驴教案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黔之驴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懂得无所畏惧、敢于而且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貌似强大的东西的深刻道理。

  2、翻译文言文;学习本文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理解本文的内容和寓意。

  3、积累一些文言词汇,掌握“庞然大物”“黔驴技穷”等成语。

  教学重点:积累一些文言词汇,掌握“庞然大物”“黔驴技穷”等成语。

  教学难点:学习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理解故事的深刻寓意。

  教学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讨论来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备统复备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大家一定会经常遇到一些成语,成语中有不少来源于我国古代寓言故事,“黔驴技穷”就是其中一例,它来源于我国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短篇寓言《黔之驴》。而要正确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我们就必须先来一起接触这篇寓言。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所谓“寓”就是寄托的意思。通过故事借此喻彼,借小喻大,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所以,我们阅读本文时,要看它讲的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并理解这个故事含有什么深刻的道理。

  本文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773一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予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积极参加王叔文为首的革新派被贬官永州、柳州。在十几年的贬逐生活中,他有机会深入了解人民的疾苦,也游览了一些山水名胜,写下了不少著名的诗文。这阶段虽在政治上失意,但文学上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