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1314

李白《独坐敬亭山》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时间:2023-06-25 12:01:13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上海龙凤1314李白《独坐敬亭山》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都离不开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分析原因及时总结。还在为找阅读答案而苦恼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李白《独坐敬亭山》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李白《独坐敬亭山》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上海龙凤1314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注释:

  敬亭山在宣州,这首五绝作于李白天宝十二载秋游宣州时,距其离开长安已有十年。

上海龙凤1314  ⑴尽:没有了。

上海龙凤1314  ⑵孤云:《咏贫士诗》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朱谏注:“言我独坐之时,鸟飞云散,有若无情而不相亲者。独有敬亭之山,长相看而不相厌也。” 独去闲:独去,独自去。 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

上海龙凤1314  ⑶两不厌:指诗人和敬亭山而言。

  (1)一、二两句描写了怎么的一种景象?

  答:鸟和云都飞走了,描写了空寂、凄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寂寞之情。

  (2)后两句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它的妙处是什么?

  答:抒发了一种世无知音,怀才不遇的凄凉寂寞的心情。这两句诗的妙处是将敬亭山拟人化,,敬亭山成了诗人唯一的知音,突出了山的有情,反衬出人世的无情,主题得到进一步强化。

  3.诗句中的“ 孤 ”和“ 独 ”两个词最能体现诗的主题,写出作者的情怀和感受。(2分)

上海龙凤1314  4.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上海龙凤1314  答案:表达了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1分,答对1点就可)以及对敬亭山的喜爱之情(1分)。(2分)

  5.在这首诗有“众鸟”、“孤云”、“敬亭山”等几个意象,你认为哪个意象含义更丰富,为什么?(4分)

  答: “敬亭山”。在诗中,作者将敬亭山人格化,他们像朋友一样“惺惺相惜”;另一方面,山的伟岸与孤傲正是作者的人格体现。可见,该意象蕴含深刻丰富,更有表现力。

上海龙凤1314  6.有人说这首诗表现了李白的孤独失意,有人说这首诗表现了李白的孤傲豁达,你同意哪种说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答:二者兼而有之。作者在政坛遭受了打击,而诗中营造了凄清的意境,可见其孤独失意;另一方面,独坐敬亭山,也是诗人的自我释放,“两不厌”说明诗人已经融入了自然,敬亭山的孤傲就是诗人的孤傲。所以说,作者是孤独又欢快,失意亦豁达,孤寂又超然的。

  二

  1.诗歌的一、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3 分)

  2.“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 分)

  参考答案

  1.描绘了一幅闲静幽远的游山望远图(1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1分);寥廓的长空中,一朵闲散的白云慢慢地越飘越远(1分)。

  2.抒发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1分)和怀才不遇的孤独寂寞(2分)。

  译文:

  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谁也不会觉得满足。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大的敬亭山了。

  赏析:

  《独坐敬亭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作者写的是自己的孤独,写的是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坚定,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此诗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

上海龙凤1314【李白《独坐敬亭山》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相关文章:

独坐敬亭山阅读答案07-08

《独坐敬亭山》翻译及赏析05-06

独坐敬亭山原文翻译及赏析08-03

独坐敬亭山原文,翻译,赏析09-03

《独坐敬亭山》原文及翻译赏析05-19

《独坐敬亭山》原文翻译及赏析05-22

李白《独坐敬亭山》的写作背景08-11

李白《独坐敬亭山》写作背景08-09

独坐敬亭山原文及翻译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