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1314

爱莲说周敦颐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时间:2024-04-30 19:02:33 志彬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上海龙凤1314爱莲说周敦颐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掌握知识点。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爱莲说周敦颐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爱莲说周敦颐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原文:(10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这是一篇_______________的骈体散文,借莲表达了自己的人格追求。(2分)A.托物言志B.借景抒情C.叙事明理D.寓情于理

  【小题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任选两个作答,多答不加分)。(2分)

  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益: 可爱者甚蕃 蕃:

  亭亭净植 植: 陶后鲜有闻 鲜:

  【小题3】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上。(2分)

  【小题4】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上海龙凤1314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5】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2分)

  答案

  【小题1】A

上海龙凤1314  【小题2】更加,树立 , 多 ,少

上海龙凤1314  【小题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小题4】略

  【小题5】不慕荣利、洁身自好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如果有识记,可在课文前面的“提示”中看到“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另外,根据文章内容也可判断出来。因为,本文表面是在写“莲”,实则借写“莲”表达了作者不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因此本文属于“托物言志”。

上海龙凤1314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以文章写作手法的理解能力。

  点评:我们要知道写作手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征,如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烘托、渲染、动静相衬、实写虚写、托物寓意、借景抒情等。

  【小题2】试题分析:“益、蕃”在文言文中的意思较为固定。“植”根据语境即可译出来,为“立,树立,站立”;“鲜”在句中的读音是三声,应译为“少,很少”。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3】试题分析:默写时,除了要注意染、濯、清、涟等易错字外;还要注意写完之后要完整的读一读,看看有没有上下不通或张冠李戴的错误出现。

  考点:本体考察学生古文名句的背诵默写的能力。

  点评: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第三是要正确理解古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对于古文考查的几种题型(上下句对接题、理解型默写题、归类型默写题、理解运用型题目)要心中有数。

  【小题4】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 “牡丹之爱”等。“牡丹之爱”是一个较为固定的句式,应译为“对于牡丹的喜爱”。理解了关键字的意思,然后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5】试题分析:从文章中对莲的描写句“予独爱莲之……”可知,作者歌颂莲那样的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从结尾处的议论“莲,花之君子者也”可知,表达了作者这种生活方式的认同。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思想感情能力。

上海龙凤1314  点评: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时借写景、叙事等间接表达出来,也有时直接抒发情感。如果有直接抒情、议论的语句,一定要借助它们揣摩出所要表达的感情。如果没有,则要分析作者在写景、叙事的过程中流露出来的情感倾向。

  原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上海龙凤1314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甚蕃:非常繁多。

  独:唯独,仅。

  濯:洗涤。

  妖:艳丽而不庄重。

上海龙凤1314  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

  亵玩:玩弄。

上海龙凤1314  2.文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上海龙凤1314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上海龙凤1314  3.文中“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这句话有何含义?

上海龙凤1314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知音难寻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作者的高尚品格和独立精神在当时社会中并不被普遍理解或接受。

上海龙凤1314  4.文中通过对比菊花、牡丹和莲花,分别代表了哪三种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菊花代表了隐逸、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牡丹代表了追求富贵、荣华的生活态度;莲花则代表了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

  参考答案:

  1.解释正确,符合文意。

上海龙凤1314  2.正确理解了作者通过莲花表达的思想感情,即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3.正确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即作者对知音难寻的感慨以及自身品格的独立性和高尚性。

上海龙凤1314  4.准确概括了三种花所代表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爱莲说周敦颐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相关文章:

《爱莲说》周敦颐06-13

《爱莲说》周敦颐06-11

《爱莲说》周敦颐06-11

周敦颐《爱莲说》原文08-31

周敦颐《爱莲说》+白居易《养竹记》比较阅读05-04

周敦颐《爱莲说》原文及翻译11-25

周敦颐《爱莲说》翻译赏析03-20

周敦颐《爱莲说》原文及翻译赏析08-04

周敦颐《爱莲说》教案(精选12篇)08-17

《阅读杂谈》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