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1314

西游记读后感

时间:2023-08-29 15:51:22 心得感悟 我要投稿

西游记读后感(精选)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何不写20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西游记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西游记读后感(精选)

  西游记读后感1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每每读到其中离奇,精彩的.神话故事,都让我回味无穷。

  《西游记》是以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以及白龙马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为线索,讲述了一路上降妖除魔,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

  这个取经团队里孙悟空英勇善战,但非常急躁;猪八戒好吃懒做,贪图安逸;沙和尚脚踏实地,非常稳重,但是战斗力比较弱;唐僧心地善良,但是有时因为是俗世凡人而看不出是人是妖,所以常常糊涂,气走孙悟空;他们之间有一个和事佬——白龙马,在四人关系非常微妙的时候打圆场。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组合,一路上磕磕碰碰,分分合合,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而取得真经。从他们的团队日常中,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幽默搞笑,还有一种团结一致的优秀团队精神,值得我学习。

  《三打白骨精》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情节:狡猾的白骨精一变少妇,二变老奶奶,三变老翁,将唐僧等人骗得团团转。不过这种小把戏,可逃不了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一眼就识破了白骨精的身份,出现了三打白骨精的场面,救了唐僧。可唐僧不但不领情,反而责怪悟空滥杀无辜,直将孙悟空气赶回了花果山。

  唐僧呢,也由于气走孙悟空而被白骨精抓入洞中。猪八戒与沙和尚没有办法救出唐僧,只好上花果山寻求悟空的帮助,好说歹说才将孙悟空劝回去救唐僧,最终结局是白骨精被收服,唐僧等人又踏上了西天取经之路。

  西游记读后感2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所作的一篇长篇小说,主要讲的是孙悟空由仙石化身为猴,在大闹天宫被压五行山后,为报师傅唐僧搭救之恩遂保护其前往西天拜佛求经,虽历尽千辛万苦,而终于战胜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修成“正果”的故事。

  这个故事中,再现了一件坚定不移、团结一致的伟大事件,歌颂了坚定、团结的伟大。

  从这篇文章中,我们感受到了唐僧他们师徒四人坚定不移,勇往直前的精神。他们师徒四人总共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但没有一次后退的想法,并且能战胜九九八十一难,没有坚定的精神是一定不行的。这篇小说也告诉我们团结一致的力量是最伟大、最厉害的.。如果孙悟空没有各路神仙的帮助,没有师兄们与他团结一致斩妖除怪,他能将师傅唐僧搭救出来,化险为夷吗?如果孙悟空他们不团结一致保护师傅唐僧去西天,他们能到达西天吗?不可能!正因为他们团结一致,所以才战胜了九九八十一难,到达了西天,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上海龙凤1314  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是孙悟空,因为他对唐僧忠心耿耿而对妖魔鬼怪视如禽兽,虽然他非常的调皮,但是在《西游记》中是最成功的角色,再加上惊人的武功,变得更加成功。

上海龙凤1314  每当想起孙悟空我总是想起以前的自己。我的经历和孙悟空几乎一样,从前我“大闹班宫”,而现在我的学习正在慢慢的进步。

上海龙凤1314  这篇神话故事,让我终生受到启迪。

  西游记读后感3

  《西游记》是我们学校小学必读的书,所以我就到书店买了一本来看。没想到一看就上瘾了。里面的人物被作者写得栩栩如生,让读者可以想象到当时的画面。

上海龙凤1314  我最喜欢《三打白骨精》这一个故事了。白骨精的阴谋诡计都被孙悟空看破了,觉得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很厉害。可唐僧竟然以为孙悟空错打了好人,要赶孙悟空走。可如果不是孙悟空的话,唐僧都不知道已经死了多少次了,唐僧真是把孙悟空的好心当做了驴肝肺。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因此孙悟空就被唐僧赶回了花果山,真是为孙悟空感到悲哀。好心好意帮唐僧除妖,还被赶出了师门,真是太委屈了。看到这里,我就觉得唐僧肉眼凡胎,根本不值得孙悟空这样保护,但孙悟空还是想一心一意的跟着唐僧。在唐僧危难的时候赶回来救唐僧,不会因为唐僧的误解而恨唐僧。

上海龙凤1314  看到这里,我真的.很佩服孙悟空的宽大胸襟。被人这么误会也还会原谅唐僧。我想,要是我,我应该不会再管唐僧的死活了,谁让他当初那么狠心的把我赶走呢?被妖怪害死也是死有余辜。跟我根本没关系。可是孙悟空却又回去救当初把他赶走的师父。我觉得我也应该学习孙悟空知恩图报的精神。不要因为一些挑拨离间的事而去轻易的恨一个人。

  而唐僧也真是太固执了,根本不同孙悟空的解释。《西游记》这本书就是通过一些故事来启发我们一些事,这本书对我的帮助真的很大。

  西游记读后感4

  《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之一,作者:吴承恩。他用大量的笔墨写出了脍炙人口的《西游记》。西游记主要讲了,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唐三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

上海龙凤1314  我认为最有意思的是孙悟空大战红孩儿。这一天,师徒四人路过一座山,妖怪见后,变成了一个小童,心地善良的师傅见他被缚在树上,救下了他,可是狡猾的妖怪一阵风把唐三藏抓进了自己的”老家”——云桂洞里。

  孙悟空第一次救师傅,却被三叹真火吹得睁不开眼,所以输了一阵。

  第二次救师傅我觉得有些意思,孙悟空知道了妖怪的厉害。便想用巧办法救师傅——变成了牛魔王红孩子的父亲。可是狡猾的红孩儿识货,一眼就看出是孙悟空变的。因此孙悟空差点”陷”在里面,又输了一阵。

  第三次就师傅,孙悟空请来了观世音菩萨,最后,观世音菩萨点化了红孩儿,让红孩儿做了自己的随身童子——善时童子。唐三藏也被救了出来。

上海龙凤1314  这本书中的'这篇故事让我感受到了孙悟空的神通广大,机智聪明。但是他也有缺点,比如:性格毛躁,遇事容易着急,我们应该学习孙悟空的优点,然后从他的缺点中吸取教训,遇事不要着急,要用自己的智慧来解决问题,事后在想想怎样避免下一次不在发生这样的事情。

上海龙凤1314  《西游记》这本书,让我知道了许多道理,让我变得更加智慧。

  西游记读后感5

上海龙凤1314  在我的成长的道路上,《西游记》始终陪伴着我。不论是电视剧还是动画片;不论是看书还是模仿……虽然看了一遍又一遍,但是仍不过瘾。每当看到唐僧师徒四人历尽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时,不禁对唐僧的执着、孙悟空的勇敢机智、猪八戒的幽默和沙和尚的任劳任怨感悟颇深。如今再次细细品味这家喻户晓的名著,不变的是故事情节,变的是我的感触。

  小时候看《西游记》时总会有个疑问:孙悟空一个筋斗就可以翻十万八千里,那为什么不直接带着唐僧坐筋斗云去取经呢?慢慢的,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迎刃而解了。这只是在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没有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获得的'东西,一切事物都要靠自己的努力争取。想要成功不能只依赖捷径,成功的秘诀就是踏踏实实地沿着脚下的路走下去,不管路的两旁是荆棘还是鲜花,不管路的上方是艳阳还是阴云。

上海龙凤1314  我觉得书中的每个一人物都值得我们学习。孙悟空本领高强、正直勇敢,对师傅也十分忠诚;唐僧坚持不懈,意志坚定;猪八戒虽有些懒,可为人十分忠厚老实;沙僧话虽不多,但却吃苦耐劳。

  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西游记》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吧!

  西游记读后感6

  我花了一周时间读完了《西游记》这本小说,书里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我非常喜欢这本书。

上海龙凤1314  给我印像最深的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这四个人,他们各怀绝技,所向披靡。

  唐僧是个非常优秀的师父,他爱惜徒弟,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并合理地利用,让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他目标明确,意志坚定,不怕艰难,终于实现了到西天取回真经的目标。

上海龙凤1314  孙悟空是个机灵鬼,保护唐僧是他最大的责任。他长有一双火眼金睛,武艺高超,天下无敌,一路上驱魔降妖,立下了汗马功劳。

  猪八戒很胖,有时还会偷懒,他吃起饭来狼吞虎咽,好像很多年都没有吃过东西似的。但是在保护唐僧方面,他十分卖力,而且语言幽默,动作滑稽,不时给大家带来欢笑。

  沙和尚是位勤勤恳恳的人,他始终如一,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而毫无怨言。

上海龙凤1314  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使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只要大家团结一致,目标明确,意志坚定,积极发挥各人的长处,就能把事情做好。

  西游记读后感7

  一本好书可以启迪人们的智慧,陶冶我们的情操;然而,一本不健康的书会使人思想改变,道德败坏。所以,我们要不断地读书,读好书。我家就有一本好书,它让我不断前进,克服困难,不折不挠。这本书就是《西游记》,它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吴承恩。

上海龙凤1314  《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带领三个徒弟,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去西天取经的故事。西天取经路途遥远,危险重重,经常有妖魔鬼怪出没。唐僧没有法力,经常被妖怪捉走,多亏他的.三个徒弟斩妖除魔,及时营救,一路风餐露宿走到西天。唐僧的三个徒弟中属大徒弟孙悟空本领最大,他有火眼金睛,七十二般变化,一个筋斗云能行十万八千里;二徒弟猪八戒好吃懒做,还经常说孙悟空的坏话;三徒弟沙悟净,虽然本领较弱,但是勤勤恳恳,一路挑着行李。

上海龙凤1314  唐僧师徒四人这一路有很多危险,也有矛盾。白骨精曾三次变作人形,被孙悟空一眼识破,当场打死。唐僧误解孙悟空滥杀无辜,把孙悟空赶走了。但当唐僧再遇到危险的时候,孙悟空毫不犹豫地出手相救,师徒二人冰释前嫌。这一路,自然环境恶劣,有火焰山,狂风暴雨,有大江大河阻挡他们的去路,他们披荆斩棘,坚定信念,一直求取到真经。

  《西游记》告诉我:遇到困难要百折不挠,不放弃;而且要有智慧。不要因为一点困难就放弃,坚持就会胜利!

  西游记读后感8

上海龙凤1314  大家都知道《西游记》吧?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本书。

上海龙凤1314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是明朝小说家吴承恩写的,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过程,一路上危险重重,让我们看得心惊胆战。

上海龙凤1314  师徒四人性格迥异,其中,孙悟空足智多谋、勇敢无畏;唐僧心地善良、诚心向佛;猪八戒憨厚可爱、贪财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和尚憨厚老实、安于天命。

上海龙凤1314  这本书里车迟国斗法的`一段让我印象尤为深刻。

  唐僧师徒四人来到车迟国,看到虎力、羊力、鹿力三个道士在奴役和尚们。

  原来多年前,他们仨跟这里的和尚比求雨,结果和尚输了,国王封他们仨为国师,从此他们大权在握,就开始奴役车迟国的和尚。

上海龙凤1314  师徒四人打抱不平,同意和三个道士比拼。他们分别比试了求雨、坐禅、隔着木板猜东西、砍头、剖腹和下油锅,但是有孙悟空这样能用一己之力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在,不管你是何方神圣都赢不了他。

  结果可想而知,三个道士都输得连命都没了。这时,车迟国国王才明白自己被骗了。

  看了这本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一件事,不仅要有决心,有毅力和不怕困难的精神;还要像孙悟空一样足智多谋,遇事不慌,方能胜券在握。

  西游记读后感9

上海龙凤1314  孙悟空在西游记中是一位核心的人物,他一生出来就是石猴,个性非常喜欢追求自由。正是因为他追求自由,追求长生不老,所以他一直都非常自在。他对一切艰难险阻从不会畏惧退缩,受到失败也从不气馁,在他的身上,有着旺盛的战斗意志和充沛的'战斗热情。正是因为他有着这样的意志,所以在《西游记》一书中他是我最喜欢的人物。

  孙悟空天资聪明,思想跟行动都敏捷如风,只要吹一口气,就能七十二变,并且有法宝金箍棒,缩小如针,放大如铜棒,筋斗云翻,就能上天下地。悟空仍然有猴性,他精明顽皮,爱作弄人。有一次,他故意叫猪八戒去巡山探路,自己则变成一只小虫,探测八戒有没有偷懒。可见他的心思是有着不减顽皮的本性。

上海龙凤1314  孙悟空他天不怕,地不怕,所以他一直都敢一闹海龙王,二闹地狱府,三闹天宫,并且还与佛祖打赌。由此可见,他有着不愿意拘束,不墨守成规的个性。充分的生命力、大无畏的精神和乐观的个性。使得他不怕吃苦,勇于面对挑战。他这一种冒险犯难的精神,充分显现了英雄的体质。但是争强好胜,心高气傲以及性急如火是他的弱点。

  在我的心中,他就是这样的一个孙悟空,也是在西游记中我最喜欢的人物。

  西游记读后感10

  读完《西游记》后,我受益匪浅。一开始我以为孙悟空只是一只小小的妖猴,后来我才知道孙悟空是个具有超强抵抗精神,从不认输的神话大英雄。

上海龙凤1314  《西游记》里的众多人物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如孙悟空、沙和尚、猪八戒、如来佛祖、菩提祖师、牛魔王、红孩儿、四大天王、玉帝、太白金星等等。

上海龙凤1314  《西游记》的内容、情节与作者吴承恩所在的腐朽社会有着巨大联系,体现出作者对旧社会的厌恶,使我对当时的社会有了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在整本《西游记》中,我最喜欢的便是第五回至第七回的.情节,孙悟空大闹冥界天宫,搅得玉帝不得安宁,出兵前往降服。十万天兵被他打得落花流水,太上老君拿火炉炼化也行不通,悟空的身体如同中的钛合金钢铁,不仅没有给他炼化,还炼就了他的火眼金睛。

  我喜欢孙悟空那不服输,坚持到底,从不半途而废的精神。孙悟空也是个很善良的人,他会考虑他的猴子猴孙们的安危,曾多次将猴子们拯救于水火之中,他那急躁的性子中也有着善良,为人着想的一面。

上海龙凤1314  这篇接近于完美的长篇小说令我想起了抗战时八路军同志们英勇无畏的精神,他们的精神几乎与孙悟空一样,虽然过着艰苦的生活,温饱供应不上的八路军仍旧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联合新四军,川军等一切以民为本的抗日队伍,击败了装备一流的日本人!

  西游记读后感11

  《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尤其是里面师徒四人一路斩妖除魔,互帮互助,永不放弃的精神感染了我。

  《西游记》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孙悟空。他不仅武功盖世,还能腾云驾雾,来无影去无踪。当然我最敬佩的还是他的知恩图报,宽宏大量。俗话说的好:“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我想孙悟空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像五百年前他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唐三藏帮他逃出了五行山,他便用自己的一生来回报。在取经途中他勇往直前,斩妖除魔,为了唐三藏舍命相救,毫无怨言,这么多可贵的精神。而我呢,只要爸妈稍微说我几句,我就觉得很烦,和他们顶嘴,这样的我和孙悟空差远了。想到这我惭愧的'地下了头,同时对孙悟空这样的精神敬佩不已,我暗暗发誓要像他学习。

  《西游记》里我最喜欢的就是三大白骨精。白骨精变化多端,变成人形来迷惑唐三藏这样的肉眼凡胎,为了白骨精三番四次对孙悟空动怒,最后把他赶走,然后被抓才醒悟过来,错怪了孙悟空。但孙悟空听到师傅有难时,二话不说就去救唐三藏,这才化险为夷。

  读完《西游记》,我才明白感恩的意思,不要去计较别人给予你多少,然后再去衡量给别人多少,要学会包容,这样世界上才会没有那么多纷争和冲突,才会和平美好。

  西游记读后感12

  一个闲暇的午后,我偶然翻起《西游记》,一下子被那玄妙的故事,精彩的句段,优美的笔触所吸引了。

  本书主要讲了唐僧师徒四人,同舟共济,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到达西天,取得真经,求得正果的故事。

  在这西游记中,我感悟到了一个道理:团结的力量是无穷的'。本书中,连同白龙马在内的五人,是缺其一而不可的。八戒在取经途中与大师兄孙行者互相猜疑,互相算计,勾心斗角。在"三打白骨精"一章,八戒曾多次明示暗示唐僧念动紧箍咒,把大圣逐回,唐三藏随即遇险,八戒沙僧应武力不济,终于还请猴王,方解了唐僧之厄运。而孙悟空也曾算计过八戒:孙悟空骗八戒去化斋,结果惊动了妖精,化为阴风把唐僧与沙悟净捉去,孙大圣虽有七十二般变化,武艺高强,神通广大,也一时半会儿奈何不了妖精,从而因孙悟空与八戒之间的梁子使师傅又一次险遭厄运。

上海龙凤1314  所以尽管唐僧深明大义,行者神通广大,八戒吃苦耐劳,我还是更喜欢默默无闻但忠心耿耿的沙僧。在《西游记》中,他比之大师兄和二师兄功业远远不及,但他的性格却不似八戒般懦弱、悟空般刚强,分明,有棱有角,而是外柔内刚,赤胆忠心、沉稳、不贪不抱怨。

  可见团结方为成功之真经。

  西游记读后感13

上海龙凤1314  唐代,有一位高僧去很远的地方取经。大约在九百年后,明朝的吴承恩写下了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他神化了唐朝玄奘被称之为唐僧,他还多了三个徒弟——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

上海龙凤1314  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在西方极乐世界取得了真经。从东土大唐到陌生的西方,不仅路途遥远,还处处暗藏着杀机。唐僧师徒在路程中遇到了很多难题,但他们足能化险为夷,是什么力量使他们永不放弃,完成了一件这么了不起的事情呢?难道是他们运气太好了吗?我想不是。

上海龙凤1314  一个人能不能成功要看他的心态也要看运气的好坏;但是心态是最重要的。心态不好,就算能上天入地也没有用处。《西游记》中三个徒弟,忠心耿耿的保护着唐僧。他们虽然有时候会赌气,不愿意去取经,但是无论遇到了什么样的妖怪都不会退缩,反而越战越勇。

上海龙凤1314  凡事不能蛮干,人要学会自取。孙悟空就很聪明。他与老鼠精大战还是救不出唐僧,他就从妖怪洞里的'牌位着手调查妖怪的身份,最后把妖怪的义父托塔李天王及义兄哪吒请来,平息了这场战斗。

  读了《西游记》以后,我觉得一个人,只有有勇气、有智慧、有良好的心态,才能战胜困难,进而取得成功。

  西游记读后感14

  大家都有自己喜欢看的书,我当然也有,就是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

上海龙凤1314  《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途中遭遇九九八十一难,一路降妖除魔,成功取得真经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物有着鲜明的性格。如:唐僧心善,但却不分善恶;孙悟空机灵又勇敢;沙和尚乐于助人又默默无闻;猪八戒贪吃好色,但也吃苦耐劳。不同个性的人物组成一支队伍,能力不同,性格互补,更能凸显出他们几个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读到《西游记》中“错降盘丝洞”这一节,我看见唐僧、八戒、沙和尚都被毒害时,真是急死了!心想:这该怎么办哪,不会就这样结束了吧?可又一想,他们可是故事里的主角,不可能就这么死了吧。我一边安慰自己,一边翻到了下一页,“果然!”我大叫起来,猜得没错。孙悟空凭着自己那坚持不懈的毅力,在多次被蜈蚣精打败的.情况下,不放弃、不泄气,想尽办法找到了昴日新官的母亲——毗蓝菩萨,一举将蜈蚣精拿下,成功把三人救活了!我开心得上蹿下跳,仿佛自己也变成了孙悟空,心想:孙悟空太厉害了吧!如果没有他,这个故事就要结束了。

  由此我想,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坚持,如果半途而废,就取不到“真经”了。张书绅评论《西游记》一书:“自始至终,皆言诚意正心之要,明新至善之学。”师徒四人心怀正义、梦想,在重重磨难中成长,最终化身成佛。面对生活和学习中重重困难,我们要以勇者的姿态,积极勇敢地面对,不断超越自我,终将实现自己的梦想。

  西游记读后感15

上海龙凤1314  这个寒假我看了《西游记》这本书,故事内容十分精彩。文中曲折的情节和唐僧师徒的离奇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西游记》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在十四年的时间里,历经千辛万苦,战胜各种妖魔鬼怪,终于到达西天,取回了真经。

上海龙凤1314  《西游记》塑造了四个鲜明的`形象:唐僧——有着广大的胸怀,孙悟空——有着强大的本领,猪八戒——好色但又有爱心,沙僧——心地善良又勤劳。这四个人性格不同又有特点,会让人觉得很吸引人。他们遇到妖魔鬼怪毫不退缩,越战越勇。我最喜欢的是孙悟空,他神通广大,保护唐僧取得真经。他敢于和强大势力做斗争的勇气和精神令我十分喜欢。

  书中写唐僧师徒经历了八十一个磨难,让我联想到他们的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除了学习他们坚定的信念与顽强的毅力,不悲观,不气馁,齐心协力,团结一心的精神外,更要为了祖国的富强和昌盛,努力学习,练好一身本领,克服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与挫折,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在学习上虽然我们不须取经,但是我们只要有唐僧师徒取经的精神,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够使学习成绩提高,最后取得成功。

上海龙凤1314  读完《西游记》后,我受益匪浅。它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想要办成一件大事,必须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一致。

  西游记读后感16

  我想每个人都有最喜欢的东西吧,我今天来谈谈我最喜欢的`一本书,这本书就是四大名著之一,对,这本书就是《西游记》。

  《西游记》里面讲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一起去西天取经的故事,还讲了他们去西天取经遇到的困难。

上海龙凤1314  在《西游记》里面,我最喜欢他们打牛魔王,这个故事是这样的:牛魔王听说唐僧肉吃了可以长生不老,就命令小弟们去抓唐僧,孙悟空肯定不会让牛魔王的小弟们抓到唐僧,所以叫猪八戒和沙僧保护唐僧,自已去跟牛魔王的小弟们战斗。可是孙悟空去了不久,牛魔王就过来了,猪八戒和沙僧一定不是牛魔王的对手,只能亲眼看着唐僧被抓走,孙悟空打败了牛魔王的小弟们后问:“唐僧去哪儿了?”猪八戒说:“被牛魔王抓走了。”孙悟空说:“那我们去救唐僧。”沙僧说:“好。”

上海龙凤1314  他们三个人去到了牛魔王的家,孙悟空说:“快点还我唐僧。”牛魔王没回答,孙悟空又说:“你个胆小鬼,不敢出来了吧。”牛魔王说:“你是胆小鬼吗。”话说完他们就打在了一起,孙悟空和牛魔王打一定是孙悟空胜啊!他们三个人救出了唐僧。

上海龙凤1314  读完这本书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坚持不懈。

  西游记读后感17

  转眼间,我们读《西游记》已经持续了两个星期了,谢老师不惜浪费宝贵的语文课时间来让我们阅读《西游记》原版的书籍,因为原版的书籍有大量的古诗词,可以让我们学会做诗,还让我们增长知识。

上海龙凤1314  当然,原版的《西游记》的好处最大的特点便是有诗了。因为诗可以让原本平淡无奇的故事变得多姿多彩。比如《西游记》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一回中,有一首诗很好:”一天瑞霭光摇曳,五彩祥云飞不绝。白鹤声鸣震九皋,紫芝色秀分千叶。中间现出一尊仙,相貌昂然丰采别,神舞虹霓幌汉霄,腰悬宝箓无生灭。名称赤脚大罗仙,特蟠桃添寿节。”

  这首诗写出了赤脚大仙的样子,表达了吴承恩的作诗水平已经和诗人所抗衡,表达了吴承恩对赤脚大仙的详细描写,这便是原著的魅力所在。

  《西游记》的'第二个好处便是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了。我自从看了原版《西游记》之后,发现看其他的白话文简直是轻而易举,微微一想便可以理解句子中的含义。这还是多亏了“吴老师”的帮助呢!如果不是吴老师创作了《西游记》,那么便不会有我现在的成绩。

  西游记读后感18

上海龙凤1314  西游记之作已成为经典,不但因为精彩的打斗,天马行空的想象,还因为它告诉你的道理。

上海龙凤1314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车迟国斗法。故事讲述了师徒四人经过车迟国时发现和尚被困,原来是因为国师虎力大仙,羊力大仙,和鹿力大仙三位道人为了佛道恩怨,下令如果拿到和尚有赏。孙悟空自然为和尚们打抱不平,要求放走和尚。三位国师自然是没有答应,声称如果师徒四人斗法赢了他们就让他们走,但是由于孙悟空法力之高,三位国师不但一败涂地还丧了性命,真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自然就是自大,不懂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

上海龙凤1314  对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非常有感触。进入初中,同学们都是学霸,在小学时代作为班长,成绩还算可以的我变得平凡。我就像故事中的三位国师一样,和我的同学们,和孙悟空差的很多。我陷入了迷茫。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的不自信也没有那么强烈了,不但如此,我还自信起来。我寻思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了这么厉害的同学,如果我再加把劲,一定会战胜自己的。

上海龙凤1314  正确地理解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并且以“人外人”作为榜样的话,你会变得更好,但如果你不理解这句话,你就会像三位国师一样一败涂地,有一个不好的结局。

  西游记读后感19

  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名不虚传。读完这本好书,我忍不住热血沸腾!

上海龙凤1314  这本书主要讲述唐僧、孙悟空、沙僧和朱八戒去西方学习经文的故事。他们一路杀鬼杀魔,为人民做了许多好事,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达西天,获得了佛经。

上海龙凤1314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是《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这一天,唐僧的四位师徒来到了白骨山。了解后,山上的白骨井开始想起唐僧。她变成了一个女孩,假装看见了唐僧。他们邀请他们吃包子。善良的唐僧立刻相信了这一切。但是孙悟空有一双金色的.眼睛,立刻看穿了白骨精华。他用棍子打它,骨头变成白烟飞走了,只留下一具尸体。唐僧大吃一惊,骂了孙悟空。孙悟空说出了原因,唐僧半信半疑。第二次,白骨精又成了白骨精的母亲。唐僧看到后,告诉她孙悟空意外杀了她的女儿。她假装生气,想打孙悟空。孙悟空明白又是白骨精用棍子打了她。但是白骨精逃走了。唐僧怒不可遏,正要背诵紧箍咒。孙悟空在唐僧相信之前花了很多功夫。第三次,白骨精成了爷爷。这一次,白骨精没有逃跑,而是被孙悟空杀死了。唐僧受不了。他背诵紧箍咒语,赶走了孙悟空。

  读完这个故事后,我认为我们必须诚实善良,不能对人怀有恶意,否则就不会有好的结果!

  西游记读后感20

上海龙凤1314  暑假,我读了《西游记》,这本书主要讲了:唐僧带着三个徒弟,去西天取经,路上经历99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这本书告诉我们:做事就不要怕辛苦,坚持不懈就一定会成功。

  在《西游记》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唐僧的大徒弟-孙悟空。他个子不高,是只从怪石中蹦出的神猴,他住在花果山,与那里的猴子们成了亲人。后来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指山下,几百年之后,被唐僧救出,并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一路上,悟空降妖除魔,立下了大功劳。所以,我很喜欢他。

  在我的.同学中,也有猪八戒一样的人。他每天吃得特别多,别人吃一碗饭,它却能吃四碗饭!别人喝一口水,他就能喝三杯······因此他长得很胖,啤酒肚子、水桶腰。一次体育课,跑步比赛,全班都得参加。到他跑了,只听一声枪响,他跑了出去,可他太胖了,根本跑不动,还差点么摔倒。唉,他该减肥了,我想:猪八戒也应该减肥了。

  读完《西游记》,我终身受益。它让我明白不管我们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大家同心协力,同州共济,就能克服一切困难。

上海龙凤1314【西游记读后感】相关文章:

西游记读后感西游记励志读后感12-12

西游记读后感读《西游记》读后感09-19

名著西游记的读后感 《西游记》名著读后感12-22

西游记的读后感范文 《西游记》读后感范文10-18

关于西游记的读后感 关于西游记的读后感悟03-31

西游记优秀读后感《西游记》优秀读后感04-17

西游记读后感作文《西游记》读后感优秀作文02-28

西游记读后感范文关于西游记读后感的例文12-16

西游记610章读后感《西游记》1~7章读后感12-22

西游记37回读后感(西游记二十六回读后感)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