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1314

贾诩文言文翻译

时间:2024-01-30 15:28:51 文言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贾诩文言文翻译

  在平日的学习中,说起文言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文言文的类型有哪些,你见过的文言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贾诩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贾诩文言文翻译

贾诩文言文翻译1

  【原文】

  贾诩事操。时临淄侯植才名方盛,操尝欲废丕立植。一日屏左右问诩,诩默不对。操曰:“与卿言,不答,何也?”对曰:“属有所思。”操曰:“何思?”诩曰:“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操大笑,丕位遂定。

上海龙凤1314  〔评〕卫瓘“此座可惜”一语,不下于诩,晋武悟而不从,以致于败。

  【译文】

  三国时贾诩为曹操属臣,这时临淄侯曹植才名极盛,曹操有意废太子曹丕而改立曹植。一天,曹操命左右退下,与贾诩商议改立太子的事,贾诩久不出声,曹操说:“我跟贤卿说话,贤卿怎么不做声呢?”贾诩说:“臣正在想一件事。”曹操又问:“贤卿想什么呢?”贾诩说:“我在想袁本初和刘景升两家父子的事。”曹操听了哈哈大笑,从此曹丕太子的地位乃告确立。

  【评译】

上海龙凤1314  晋朝时卫瓘也有同样的故事,而且卫瓘的机智与含蓄不亚于贾诩,可惜晋武帝领悟后却不采纳,以致最后失败。

  【注释】

上海龙凤1314  ①袁本初、刘景升父子:袁绍字本初,爱其少子袁尚,遂以尚代长子袁谭为嗣,袁绍死后,二子各树党羽,互相争夺,终被曹操所灭。刘表字景升,爱少子刘琮,遂废长子刘琦而以琮为嗣,为曹操所灭。

  ②此座可惜:晋武帝的太子司马衷是个白痴,卫罐曾借一次饮酒的机会指着皇帝的`宝座说:“此座可惜。”意在劝谏晋武帝改立太子,晋武帝虽然明白卫罐的意思,却没有听从。

贾诩文言文翻译2

  原文

  贾诩字文和,武威姑臧人也。少时人莫知,唯汉阳阎忠异之,贾诩有良、平之奇。察孝廉为郎,疾病去官,西还至汧,道遇叛氐,同行数十人皆为所执。诩曰:“我段公外孙也,汝别埋我,我家必厚赎之。”时太尉段颎,昔久为边将,威震西土,故诩假以惧氐。氐果不敢害,与盟而送之,其余悉死。诩实非段甥,权以济事,咸此类也。董卓之入洛阳,诩以太尉掾为平津都尉,迁讨虏校尉。卓败,众恐惧,校尉李傕、郭汜、张济等欲解散,间行归乡里。诩曰:“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后也。”众以为然。后诩为左冯翊,傕等欲以功侯之,诩曰:“此救命之计,何功之有!”固辞不受。张绣在南阳,诩阴结绣,绣遣人迎诩。诩说绣与刘表连和。

上海龙凤1314  太祖比征之,一朝引军退,绣自追之。诩谓绣曰:“不可追也,追必败。”绣不从,进兵交战,大败而还。诩谓绣曰:“促更追之,更战必胜。”绣谢曰:“不用公言,以至于此。今已败,奈何复追?”诩曰:“兵势有变,亟往必利。”锈信之,遂收散卒赴追,大战,果以胜还。是后,太祖拒袁绍于官渡,绍遣人招绣,并与诩书结援。绣欲许之,诩显于绣坐上谓绍使曰:“归谢袁本初,兄弟不能相容,而能容天下国士乎?”绣惊惧曰:“何至于此!”窃谓诩曰:“若此,当何归?”诩曰:“不如从曹公。”绣曰:“袁强曹弱,又与曹为仇,从之如何?”诩曰:“此乃所以宜从也。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从一也。绍强盛,我以少众从之,必不以我为重。

  曹公众弱,其得我必喜,其宜从二也。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将释私怨,以明德于四海,其宜从三也。愿将军无疑!”绣从之,率众归太祖。太祖见之,喜,执诩手曰:“使我信重于天下者,子也。”表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文帝即位,以诩为太尉,进爵魏寿乡侯。诩年七十七,薨,谥曰肃侯。

  (节选自《三国志贾诩传)

  译文

  贾诩字文和,是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县)人。年少的时候,没有人知道他,只有汉阳人阎忠看出他是个特异的人才,认为贾诩有张良、陈平的奇策。被推选为孝廉,任郎官,因为身染疾病而离开官职,向西回还,到达了汧,道途中遇到了叛逆氐族人,和贾诩同行的几十个人都被他们所拘执。贾诩告诉他们说:“我是段公的外孙,你们千万不要活埋我,我家人一定会以厚礼来赎我的。”当时太尉段颎,从前做过很长时间的边将,威势震惧西方各地,所以贾诩借段氏来惊骇氐人。氐人果然不敢伤害他,和他结盟后把他护送回去,其余的人都被杀死。贾诩事实上并不是段家的外甥,他能权衡变局以渡过危难,均类似这些例子。董卓进入洛阳,贾诩以太尉掾的身份任平津都尉,升迁为讨虏校尉。后来董卓失败,大家都深感恐惧,当时校尉李傕、郭汜、张济等人都想解散军队,乘隙走小道回还故里。

  贾诩告诉他们说:“听说长安中正在商议想把凉州人全部诛杀,而你们抛弃属众单独行动,就是一个亭长也能把你捆缚起来。你们还不如率领着兵众向西行去,在所经过的`地方收编兵卒,来攻打长安,为董卓报仇,如果能有幸把事办成,就遵奉朝廷来征讨天下,如果没有成功,再逃走也不算晚。”大家都认为这样对。后来贾诩为左冯翊,李傕等想因他的功业而封他侯爵,贾诩说道:“这是救命的策略,哪有什么功劳!”坚持拒绝不肯接受。张绣在南阳,贾诩暗中勾结张绣,张绣就派人迎接贾诩。贾诩游说了张绣与刘表联合。后来太祖接连出兵征伐张绣,有一天曹操带兵退回,张绣亲自追讨。贾诩告诉张绣说:“不可以去追击他,追击他一定会失败。”张绣不肯接纳贾诩的意见,派兵前往和太祖会战,终于大败而退还。贾诩告诉张绣说:“现在赶紧再极力追讨,继续打下去一定可以获胜。”

  张绣谢绝贾诩的意见而说:“就因为没有采用你的话,以至到这种地步。现在已经失败了,为何还要继续追击呢?”贾诩回答他说:“出兵作战的形势是随时变化的,赶紧前往追击一定会获利。”张绣采信他的话,于是整收溃散的兵卒前往追击,和太祖再度作战,果然获胜而回来。在这之后,太祖在官渡抵抗袁绍的军队,袁绍派人去招请张绣,并且写了封信给贾诩请求结盟。张绣想答应,贾诩就公然的在张绣面前告诉袁绍的使者说:“回去谢绝袁本初,兄弟之间都不能互相容纳,却想要能容纳天下国士,可能吗?”张绣听后大为惊慌,恐惧地说:“何至于到这种地步!”随即私下对贾诩说:“既然如此,那么当何去何从?”贾诩就告诉他说:“倒不如追随曹公。”张绣又问道:“袁绍兵强曹公势弱,而且又和曹公互结怨仇,如何去追随他呢?”贾诩告诉他说:“正因为如此更应该追随曹公。

  曹公尊奉天子以统令天下,这是第一个应该追随的原因。袁绍兵力强大,我们以少数的部众前去追随他,他一定不会重视我们。曹公属众弱而少,他能得到我们,一定感到非常的欣喜,这是第二个应该追随的原因。凡是有称王称霸于天下的雄心大志的人,一定会抛弃所的有私人恩怨,来在四海之内表明自己大公无私的崇高的德行,这是第三个应该追随的原因。希望将军你千万不要再迟疑了!”张绣果然听从了贾诩的建议,率领徒众归服了太祖。太祖见到他们,大喜,亲自握着贾诩的手说:“使我的威信显布于天下的人,就是你。”上表推荐贾诩为执金吾,又封他为都亭侯,升迁为冀州的州牧。文帝即位,任贾诩为太尉,进封为魏寿乡侯的爵位,贾诩年七十七岁逝世,谥号肃侯。

上海龙凤1314【贾诩文言文翻译】相关文章:

贾诩传的原文及翻译09-24

贾诩的作文11-29

《三国志·贾诩传》原文及翻译08-28

《隋书张文诩传》原文及翻译09-24

屈原贾生列传文言文翻译及注释04-11

《贾岛推敲》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04-13

三国人物贾诩简介文学常识03-24

贾生原文翻译09-24

《屈原贾生列传》司马迁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04-12

贾生原文、翻译及赏析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