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1314

小石潭记的练习题

时间:2020-10-28 19:16:54 小石潭记 我要投稿

小石潭记的练习题

  一、基础部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竹(huánɡ) 清冽(liè) B.为(chí) 为(kān)

  C.参差(cēn cī) 然(yí) D.尔(shū) 忽(xī)

上海龙凤1314   2.下列句子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B.潭中鱼可百许头。——潭中的鱼可以数出有百多条。

  C.然不动。——(鱼影)呆呆的一动不动。

  D.凄神寒骨。——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①闻水声,如鸣佩环( ) ②心乐之( )

上海龙凤1314   ③潭中鱼可百许头( ) ④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

  ⑤尔远逝,往来忽( ) ⑥凄神寒骨,悄幽( )

  ⑦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 ⑧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4、下列加粗的词的性质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B.皆着空游无所依

上海龙凤1314   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D.其岸势犬牙差互

上海龙凤1314   5、填空。

  ①本文选自《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著名____________。

  ②作者被贬为____________司马时,写下了有连续性的山水游记,合称____________。

  ③点明小石潭方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点明发现并寻到小石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明小石潭中水的特征的词语是____________。

  ④文中用____________写溪流的形状;用____________写溪水的情态;用____________写岸势。

上海龙凤1314   6、译

  (1)然不动,尔远逝,往来忽。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二、阅读下文,完成以下题目。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为屿,为,为岩。青树翠,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然不动,尔远逝,往来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幽。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字_________,河东人,________代文学家,他和___________一起倡导古文运动,列________________之首。

上海龙凤1314   2、本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3、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

  4、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上海龙凤1314   5、作者为何说小溪的“明灭可见”?

  6、作者开头说“心乐之”,为什么在第四段又写“悄幽”?

  7、本文在第2自然段写了潭中小鱼的哪些景象?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景象?

上海龙凤1314   8、《与朱元思书》中有几个句子描写的景象与本文所描写的清水和鱼儿的景象十分相近,你能默写出来吗?

上海龙凤1314   9、“小丘”在小石潭的哪个方向? ( )

上海龙凤1314   A、西面 B、东面 C、南面 D、北面

  10、文中哪句话最能证明小石潭“水尤清冽”?

  11、作者在描写小石潭中景物时,有近观,有远望。近观时写了哪些景物?

  12、既高度括了小石潭中的气氛,又含蓄地表达出了作者忧伤、凄苦的'心境的一句话是:

  参考答案:

  一、1.D chù 2、B(大约有一百来条)

上海龙凤1314   3、①作响 ②对……感到高兴 ③表示对数量的估计④映 ⑤忽然 ⑥深 ⑦凄清,冷清

  ⑧或现或隐 4、B 5、①《柳河东集》 柳宗元 子厚 唐 文学家 ②永州 《永州八记》 ③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竹,闻水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清冽 ④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犬牙差互

  6、(1)(鱼儿)静止不动,又忽然向远处游走,往来很快。

  (2)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小溪曲曲折折,忽明忽暗,忽隐忽现。

  (3)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久留,就题字离去。

上海龙凤1314   二、1、柳宗元 子厚 唐 韩愈 唐宋八大家

上海龙凤1314   2、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周围气氛。

上海龙凤1314   3、清、澄;侧面描写,通过写游鱼、阳光、影子描写潭水;无一字写水,但无处不在 写水。

  4、略

  5、因为小溪是曲折的,所以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看得见的一段水面反映着天光云影,所以明亮;看不见的一段光亮就灭了。一明一灭,非常精确地写出了作者所看到的景色的特征

  6、因为作者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心中愤不平,因而凄苦是感情主调。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心情,但欢乐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上海龙凤1314   7、写了鱼的动态和静态景象,既紧承上文进一步突出了“水尤清冽”,又通过鱼儿“似与游者相乐”的主观感受,抒发了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这种淡淡的喜悦,又与后文“凄神寒骨”的感受形成反衬,从而含蓄地反映了作者寂寞的处境和哀怨的心境。

  8、水皆飘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9、B

  10、皆若空游无所依

  11、卷石底以出,为,为屿,为,为岩。

  12、凄神寒骨,悄幽。

上海龙凤1314【小石潭记的练习题】相关文章:

小石潭记柳宗元11-30

小石潭记原文翻译07-01

柳宗元《小石潭记》课文评点12-15

关于柳宗元《小石潭记》赏析12-15

柳宗元小石潭记全文鉴赏11-28

柳宗元小石潭记全文赏析12-27

【精】《小石潭记》教学设计12-20

小石潭记原文翻译赏析09-04

小石潭记教案九篇07-28

小石潭记教案9篇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