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1314

晋·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的解说

时间:2020-11-21 15:46:48 陶渊明 我要投稿

晋·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的解说

上海龙凤1314  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

晋·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的解说

  【关键词】

  诗词名句,写景,节日,重阳,天空

  【名句】

上海龙凤1314  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

  【出处】

  晋·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

上海龙凤1314  蔓草不复荣,园木空自凋。

上海龙凤1314  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上海龙凤1314  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

上海龙凤1314  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

上海龙凤1314  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

上海龙凤1314  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

  【译注】

上海龙凤1314  清爽的秋气澄清了尘埃,秋空显得特别高远。

  【说明】

  《己酉岁九月九日》是东晋时期陶渊明所作,此诗作于晋义熙五年(409),陶渊明四十五岁,归园田居躬耕已四年余。又是重九暮秋,伤时悲逝,油然而生。

上海龙凤1314  本诗前八句是对重阳节暮秋的景物描写,后八句抒发感时悲逝之情。陶渊明退出纷争的.官场,归耕于寂静的田村,生活本闲适自由,然而母孟氏、程氏妹的先后下世,使他十分哀伤,常触发人生短促之慨。既然不信奉庄周的一死生、齐彭殇,他只能悲慨而以酒自遣。

  【赏析】

  这首诗内容上可以分为两部分,前八句为第一部分,主要描写秋景;后八句为第二部分,主要抒情。这两部分浑然一体,联系紧密,丝毫没有隔断之感。一二句总写暮秋,为全诗定下凄凉基调;三四句写园中秋景,一片万物凋零之象。

  五六句视角转向天空,“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清气”是指天空中的清明之气;“余滓”指的是残存的滓秽,即尘埃污秽,这两句是说,清爽的秋气使天空中的尘埃沉淀下来,秋空显得极为高远开阔。这大概就是秋高气爽的感觉吧,其实天空高远不仅仅是因为没有尘埃,没有遮蔽,更是由于人的心理作用。秋天,万物化为简单,天地间本来就显得空旷,当你处于如此空旷的大地,遥望更加空旷的秋空时,那种空旷便进行了叠加,人的精神自然有了超旷之感。

  七八句写秋天的生物,秋蝉、秋雁的出现把节序的变迁表现得更强烈了。此时此景,怎能不引发人生感慨?可是人生自古都是多辛劳,无法避免,只能醉酒以自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