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1314

《灞上秋居》马戴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时间:2022-04-12 10:43:00 唐诗 我要投稿

《灞上秋居》马戴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作品简介

《灞上秋居》马戴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上海龙凤1314  《灞上秋居》是唐代诗人马戴创作的一首五律,是马戴的代表作。此诗写作者客居灞上而感秋来寂寞,情景萧瑟。首联写灞原上空萧森的秋气,秋风秋雨已定,雁群频飞;颔联写在他乡异土见落叶时的酸楚和寒夜独处时的悲凄况味;颈联写秋夜寂静,卧听滴露,孤单无依,与僧为邻,更进一步写出孤独的心境;尾联抒发诗人的感慨,表达怀才不遇,进身渺茫的悲愤之情。全诗意境浑厚,情景交融,写景朴实无华,写情真切感人,生动地写出了古代文人为功名而挣扎的不堪情状,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作品原文

  灞上秋居⑴

  灞原风雨定⑵,晚见雁行频⑶。

  落叶他乡树⑷,寒灯独夜人⑸。

  空园白露滴⑹,孤壁野僧邻⑺。

  寄卧郊扉久⑻,何门致此身⑼。

  词句注释

上海龙凤1314  ⑴灞上:古代地名,也称“‘霸上”,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因地处灞陵高原而得名,唐代求功名的人多寄居此处。

  ⑵灞(bà)原:即灞上。

  ⑶雁行(háng):鸿雁飞时的整齐行列。南朝梁简文帝《杂句从军行》:“逦迤观鹅翼,参差睹雁行。”频:连续不断。

上海龙凤1314  ⑷他乡:异乡,家乡以外的地方。《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饮马长城窟行》:“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⑸寒灯:寒夜里的孤灯。多以形容孤寂、凄凉的环境。南朝齐谢朓《冬绪羁怀示萧咨议虞田曹刘江二常侍》诗:“寒灯耿宵梦,清镜悲晓发。”独夜:一人独处之夜。汉王粲《七哀诗》之二:“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

上海龙凤1314  ⑹白露:秋天的露水。《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⑺野僧:山野僧人。唐张籍《赠王秘书》诗:“身屈祗闻词客说,家贫多见野僧招。”

上海龙凤1314  ⑻寄卧:寄居。郊扉:郊居。指长安的郊外。扉:门。这里指屋舍。南朝齐谢朓《休沐重还道中》诗:“岁华春有酒,初服偃郊扉。”

  ⑼何门:一作“何年”。致此身:意即以此身为国君报效尽力。致:达到,实现。

  白话译文灞原上已经风停雨定,傍晚时只见雁行频频。落叶纷纷这是异乡树,寒灯闪闪独照不眠人。寂静的空园白露滴滴,隔壁野僧是我的近邻。寄居郊外柴门已很久,不知何门能进用此身?

  创作背景

  灞上为作者来京城后的寄居之所。作者进身无门,困居于此,有感于秋节变换,身世落寞,作此诗慰藉愁情。

  作品鉴赏

上海龙凤1314  此诗纯写闭门寥落之感。整首诗篇好似一幅形象鲜明、艺术精湛的画卷。画面上首先展现的是灞原上空萧森的秋气:“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撩人愁思的秋风秋雨直到傍晚才停歇下来,在暮霭沉沉的天际,接连不断的雁群自北向南急急飞过。连番的风雨,雁儿们已经耽误了不少行程,好不容易风停雨歇,得赶在天黑之前找到一个宿处。这里用一个“频”字,既表明了雁群之多,又使人联想起雁儿们急于投宿的惶急之状。古人每见雁回,易惹乡思。

  接着画卷的景象则由寥廓的天际渐渐地转到地面,转到诗中的主人。只见风雨中片片黄叶从树上飘落下来,而寄居在孤寺中的一个旅客正独对孤灯,默默地出神。“落叶他乡树”这句,很值得玩味。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诗人在他乡看到落叶的情景,不能不有所感触。自己羁留异地,不知何时才能回到故乡东海(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其心情之酸楚,完全渗透在这句诗的字里行间。“寒灯独夜人”,一个“寒”字,一个“独”字,写尽客中凄凉孤独的'况味。不难想象:一灯如豆,伴着一个孤寂的身影。夜已深了,寒意重重,在寒气包围中,灯光更显得黯淡无力,而诗人孤独凄苦的心情也随之更进了一层。“寒”与“独”起着相互映衬的作用:由寒灯而显出夜长难捱,因孤独而更感到寒气逼人。

上海龙凤1314  五、六两句让画卷再向下推移,它不仅显示了更大的空间,更细的景物,而且出神入化,展现了诗人的心境。这时夜阑人静,连秋虫都已停止了歌唱,只有露珠滴落在枯叶上的响声,一滴接着一滴,虽很微弱,却很清晰。这句“空园白露滴”用的是以“动”烘托“静”的手法,比写无声的静更能表现环境的寂静,露滴的声音不但没有划破长夜的寂静,反而更使人感到静得可怕。连露滴的声音都可听到,就没有什么比这更寂静的了。下一句“孤壁野僧邻”同样是用烘托的手法。明明要说的是自己孑然一身,孤单无依,却偏说出还有一个邻居,而这个邻居竟是一个绝迹尘世、犹如闲云野鹤的僧人。与这样的野僧为邻,诗人的处境的孤独就显得更加突出了。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进一步写出了诗人的心境:秋夜孤房连露滴的声音都可听到,正说明他思潮起伏,长夜无眠;而所与为邻的只有一个野僧,表明他正想到自己已经被抛出世外,不知何日才能结束这种生涯。正是因为这样,所以诗的最后两句也就与前面的描写自然衔接起来,不显得突兀。

上海龙凤1314  最后两句直接说出诗人的感慨:“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诗人为了求取官职来到长安,在灞上已寄居多时,一直没有找到进身之阶,因而这里率直道出了久居荒郊的寂寞孤独,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求取官职希望渺茫的无奈。

  这首诗写景,都是眼前所见,不假浮词雕饰;写情,重在真情实感,不作无病呻吟。因此,尽管题材并不新鲜,却仍有相当强的艺术感染力。

  英汉对照

  灞上秋居

  马戴

上海龙凤1314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上海龙凤1314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AN AUTUMN COTTAGE AT BASHANG

  Ma Dai

上海龙凤1314  After the shower at Bashang,

  I see an evening line of wildgeese,

上海龙凤1314  The limp-hanging leaves of a foreign tree,

  A lantern's cold gleam, lonely in the night,

  An empty garden, white with dew,

  The ruined wall of a neighbouring monastery.

上海龙凤1314  ...I have taken my ease here long enough.

  What am I waiting for, I wonder.

  作品格律

  这首五言律诗的用韵方式为首句不入韵平起式;其韵脚是:上平十一真(平水韵)。

  灞原风雨定,

  ⊙○○●●

  晚见雁行频。

  ●●●○△

  落叶他乡树,

  ●●○○●

  寒灯独夜人。

  ○○●●△

  空园白露滴,

  ○○⊙●●

上海龙凤1314  孤壁野僧邻。

  ⊙●●○△

  寄卧郊扉久,

  ●●○○●

  何年致此身?

  ○○●●△

上海龙凤1314  (说明:○平声●仄声⊙可平可仄△平韵▲仄韵)

  作者简介

  马戴,唐代诗人。字虞臣,曲阳(今江苏东海西南)人。会昌(唐武宗年号,841—846年)进士。在太原李司空幕府中任掌书记,以直言获罪,贬为龙阳尉。得赦回京,终太学博士。与贾岛、姚合为诗友。擅长五律。《全唐诗》录其诗二卷。

上海龙凤1314【《灞上秋居》马戴唐诗注释翻译赏析】相关文章:

马戴《灞上秋居》唐诗赏析 《灞上秋居》译文及鉴赏11-11

马戴《灞上秋居》诗词鉴赏07-27

中国唐诗鉴赏-《灞上秋居》01-04

翻译王昌龄原文赏析唐诗作者注释10-24

刘禹锡《秋词》原文、注释、翻译及赏析11-29

《辋川六言》王维唐诗注释翻译赏析07-19

秋兴唐诗赏析10-18

杜牧秋夕唐诗赏析10-30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唐诗注释翻译赏析09-06

君马黄唐诗赏析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