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1314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实录

时间:2023-12-28 15:37:03 梦游天姥吟留别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上海龙凤1314《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实录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实录1

  一、导入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对李白了解吗?

  生(七嘴八舌、气氛热烈):唐代诗人诗仙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师:“倚天仗剑,挂弓扶桑”这是有着庄子般超逸和孟子般英气的神仙般的诗人李白的自我刻画。天宝元年,李白出发了,他高唱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应召入京,然而,快乐只是短暂地驻足,翰林供奉,权贵排挤,冷酷的现实粉碎了他不切实际的“安世济民”、“功成身退”的幻想。天宝三年,玄宗“赐金放还”,李白黯然离京。第二年,身在东鲁的李白决定南游吴越,临行写下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也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加粗字幻灯展示)。

  二、解题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把诗歌的标题读一下。

  生(大多数学生读成)

  师:刚才我听到有些同学将“吟”读成Yǐn,这个字应该读什么音呢?什么意思?

上海龙凤1314  生(马上纠正):“吟”读yín。(但对“吟”的意思,做沉思状)

  师:“吟”是一种歌行体,白居易不就有《暮江吟》,孟郊有《游子吟》吗?一般与前面的内容连读,也就是“梦游天姥吟/留别”。

  那么,“梦游天姥”讲的是什么?

上海龙凤1314  生:诗歌的内容。

上海龙凤1314  师:那么,“留别”呢?

上海龙凤1314  生:写诗的动机。

上海龙凤1314  师:不错,这首诗正是诗人赠与东鲁朋友的,也题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好,接下来大家带着以下两个问题一起把诗歌朗读一遍。

  ①“梦游”本诗的主体,那么

  ②这是一首留别诗,诗人向东鲁诸公表明什么心迹呢?

上海龙凤1314  生:全班朗读课文。

  师:天台,“台”念tāi。那么,这个梦从哪里开始又到哪里结束呢?

上海龙凤1314  生:从“我欲因之梦吴越”开始,到“忽魂悸以魄动”结束。

  师:也就是说是个从内容来看,大概可分为:梦由——梦境——梦醒。(加粗字幻灯展示)

上海龙凤1314  师:结合最后一段,看看哪里点到了“留别“?诗人向东鲁诸公表明什么心迹呢?

  生:“别君去兮何时还”点到了“留别”。诗人留别寄语是“且放白鹿青崖间……使我不得开心颜”。

  师:“白鹿”是个怎样的意象?请同学们关注一下注释。(学生:隐逸、寻仙访道)

  可见,本诗实际上是借留别以言志(寻仙访道、不事权贵)(加粗字幻灯展示),梦游是诗人采用的一种形式。

  (我们可以推论:诗人写这首梦游诗是为了向东鲁诸公表明不事权贵的心迹。问题是,诗人为什么选择梦游诗呢?梦游与诗人所言之志有何联系呢?)

  四、赏析梦境

  师:诗人因越人传说天姥险峻绮丽,而起游兴,还未启程,已先梦游。第二段便集中写诗人梦游的过程,这也是诗歌最精彩的部分。接下来,老师把第二自然段朗读一遍,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诗人遨游于梦境之中,他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怎样的一些画面?能不能试着用散文化的语言把你所感受到的画面再现出来?

上海龙凤1314  师:有人说文字是生命的酒,诗歌的文字尤其如此。既然是酒,就应该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品一品这坛千年佳酿。好,哪一位同学将第一个勇敢地站起来和我们分享呢?

上海龙凤1314  生1:诗人梦到自己在月夜飞渡镜湖。我觉得画面非常神奇。

  师:你能不能具体说说哪个字让你觉得这个画面充满奇幻的色彩?

  生1:“飞”,一夜飞渡,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上海龙凤1314  师:非常好,我们这位同学十分准确地抓住了“飞”字。那么,这个字除了充满神奇的效果,是否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此时的心情呀?

上海龙凤1314  生:迫切。

  师:很好。如果说月下镜湖是清幽的',那么镜湖的月亮则给人一种十分熟悉的似曾相识的感觉?是什么呢?

  生:亲切。

上海龙凤1314  师:怎么感觉出来的?

上海龙凤1314  生:“送”。

上海龙凤1314  师:是的,李白笔下的月亮总是温情脉脉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不正是诗人与月共舞,与月为友的最好写照吗?还有吗?诗人还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2:诗人一路攀登,在半山腰看见了徐徐东升的太阳,还听到空中传来天鸡的鸣叫声。写出了山的高大、雄伟;并且一路上奇花异草令人眼花缭乱。

  师:还有吗?

  生3:我觉得“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极有震撼力,惊心动魄。

上海龙凤1314  师:这句诗中“栗”和“惊”是什么意思?

  生3:使动用法。使深林战栗,使层巅惊惧。

上海龙凤1314  师:还有哪位同学再说说看?

上海龙凤1314  生4:我觉得仙人聚会的场面写得十分神奇。

上海龙凤1314  师:怎么神奇,能不能具体说说看?比如仙人们是怎样的一种形象?

  生4:仙人们以霓虹为衣,以风为马。(师:怎样的形象?)飘逸脱俗的。

  师:除此之外,还写了哪些事物以见其神奇?

  生4:老虎为他们鼓瑟,鸾鸟为他们驾车。而且,聚会的地方金碧辉煌。

  师:还有吗?

  生:仙人到来之前,电闪雷鸣,石门訇的打开。

上海龙凤1314  师:这是一个瑰丽多姿,险怪神奇,而又变幻莫测的梦境,这是一个灿烂辉煌,自由极乐的神仙世界。(教师小结)

  (1)月夜渡湖(剡溪)——温情清幽

  (2)著屐登山(山中)——壮观绚丽、险怪神奇

  (3)仙人盛会(洞内)——惊心动魄、金碧辉煌、自由和睦

  (加粗字幻灯展示)

  师: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这个梦境充满着一种什么情感?

  生:向往

上海龙凤1314  师:不错,正所谓“心驰神往,虽身不能至,则心向往之”。而我们也不由得随着诗人的笔触摇曳生情,起伏跌宕,并充分领略诗人李白所特有的表现手法——大胆的夸张与瑰丽的想象。(加粗字幻灯展示)

上海龙凤1314  师:那么,现在我们就不那明白:诗人为什么选择梦游诗,梦游与诗人所言之志有何联系了。(幻灯展示)

  梦游(曲折)

  言志(幻灯展示)

  梦醒(直接)

  五、探究思考

上海龙凤1314  师:梦境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梦至高潮,梦境突然消失了,面对现实,作者禁不住长嗟短叹,梦境与现实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作者感叹什么呢?

  生:人生如梦。

  师:从哪里看出来?

  生:“世间行乐亦如此”。

  师:注意那一个字?

上海龙凤1314  生:“亦”。

  师:如此指什么?

上海龙凤1314  生:像梦,短暂,一转眼就消失。

上海龙凤1314  师:于是诗人决定“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怎么看待呢?

上海龙凤1314  生5:诗人感叹人生如梦,决意纵情山水之间,寻仙访道,似乎有消极避世之嫌。但最后一句又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李白昂扬。

上海龙凤1314  师:这之间矛盾吗?

上海龙凤1314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恰恰是经历过人生周折的诗人对现实失望、愤怒的一种表现,诗人带着对腐朽现实的憎恶与鄙视,决心到这个畅情适意的天地里去了。可诗歌最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直接抒发了李白对当时丑恶现实的愤怒和对权贵的强烈反抗情绪,从而给全诗基调上加上了积极向上的成分,点亮了主题。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诗人也绝不低眉顺眼奉事权贵,宁可放浪山水之间,有力地表现了诗人的傲岸与高洁,这种蔑视权贵的气魄和精神,令人吐气,使人鼓舞。可是它的格调却是昂扬振奋的,潇洒出尘的,有一种不卑不屈的气概流贯其间,并无消沉之感。

  六、总结:

  师:李白就是李白,他总是在失望中希望,在失落中追求,在困厄中超越,现实是丑恶的,他就在心灵里翱翔。

  七、课后作业:

上海龙凤1314  师:今天的作业就请同学们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鉴赏李贺的《梦天》,并将此诗与《梦游天姥吟留别》进行比较,分析两诗在主题和意境上的差异。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实录2

  导入:

上海龙凤1314  上课前,我想了解一下同学们对李白知道多少?

上海龙凤1314  知道他的诗歌风格吗?豪放飘逸。那么,他属于哪个流派?浪漫主义。知道他最擅长哪种文体吗?古体诗。

上海龙凤1314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李白这首写得最好的古体诗——《梦游天姥吟留别》。上节课我们串讲了这首诗的字词,这节课我就一起来感受这首诗的浪漫主义特色,并在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基础上熟读或者背诵这首诗。

  (幻灯片1:诗题《梦游天姥吟留别》)

  解题:

  大家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自由提问。

上海龙凤1314  ①吟:是古诗中的一种。内容上多是抒发自己的悲愁感慨,形式上比较自由活泼,节奏上也有许多的变化,要求同学们在诵读的时候注意把握。

  ②留别,留诗作别。

  ③为什么要梦游天姥呢?同学们试试看能不能从下面几句诗中找到答案?

上海龙凤1314  (幻灯片2:介绍背景)

上海龙凤1314  “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李白早年就有济世的抱负,希望由布衣一跃成为王侯将相。

  因此,当玄宗召他到长安来的时候,他非常兴奋,“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以为可以借此一展才能,有所作为。

  但是玄宗却只是把他当作一个填词作诗的,根本不重用他,只能写些诸如:“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这样的应酬之作。

  我们知道李白又是一身傲骨,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自然受到排挤,一年之后就被放逐,离开长安。他那想要大济天下的现实的梦从此破灭。人的一生是不可能没有梦的——因为,梦就是人生的理想——必然地,他要另寻一个地方来寄托自己的梦。那么他到底做了一个什么样的梦呢?下面,我们来看这首诗。

  整体感知:

上海龙凤1314  现在我们一起来齐读这首诗。

  学生齐读。

  同学们读得很整齐、有气势,如果理解了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就会读得更有感情了。

  文本研习:

上海龙凤1314  1、刚才有同学问:诗人为什么要梦游天姥山呢?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天姥山太与众不同了。有什么与众不同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的第一节,把它的特点概括出来。

上海龙凤1314  (幻灯片:诗的脉络)

上海龙凤1314  学生读。

  ①天姥山什么特点?

  高、大、神奇。

  ②诗人是怎样突出这些特点的?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夸张、对比、衬托。

  天姥山这样高大神奇,“一生好入名游”的李白怎能不把自己的梦想寄托给这样的地方呢?迫不及待地,他的梦就开始了!

上海龙凤1314  (幻灯片3:入梦)

  2、诗人是怎样到天姥山去的呢?课文中怎样描写?

  一生读:“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①从哪个地方到哪个地方?

  从镜湖到剡溪,注意剡的写法。再到剡溪的谢公宿处。

上海龙凤1314  ②同学们读一读这几句,能不能从这些描写中看出诗人当时是怎样的心情?

  轻松愉快。

  3、诗人从哪里开始写登山了?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上海龙凤1314  天姥山给我们第一个印象是什么?

上海龙凤1314  陡峭、险峻。

  天姥山上景色如何呢?

上海龙凤1314  学生回答。明确:

上海龙凤1314  ①“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写山高。

  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写山间曲折幽深。还有野兽的咆哮,天气的变幻莫测。

  这些可以看作是梦游的历程。(幻灯片4:梦游历程)

  4、可这些都还不算神奇,随着天色变暗,景象也发生了突然的变化。找同学读读下面这四句,感觉该用怎样的语速和节奏来读。

上海龙凤1314  学生读,点拨:这时句子由原来的七八个字,变成了整齐的四字句,表明此时的节奏变得急促起来,动人心魄。

  教师范读。

上海龙凤1314  霎时间,雷电交加,山崩地裂,神仙洞府的门“訇”的一声打开了,更加神奇的景象出现了!

  (幻灯片5:仙府奇遇)

上海龙凤1314  我们一起朗读描写仙府景象的这一层次。

上海龙凤1314  教师领头(青冥浩荡不见底……仙之人兮列如麻),学生齐读。

  诗人从哪几个方面描绘洞天仙府的?写出它什么样的特点?

  洞府的建筑陈设、仙人的衣着举止、鸟兽的吹打驾车(仙人们出场的声势)。从这三个方面描绘了“洞天仙府”的富丽堂皇、声势浩大、热闹非凡。

  有心的同学可以思考一下这种描写和当时现实生活中的哪种场面有些相似?

  5、好花不常开,好梦不长在。找位同学读以下四句。

上海龙凤1314  学生读。

  一声长叹,枕席依旧,可是刚才仙界中的富丽堂皇、热闹非凡,却顷刻间烟消云散。诗人的梦到此也就戛然而止。

  (幻灯片6:梦醒)

  我们与诗人一起游览了一番天姥山,感受了它的陡峭险峻、曲折幽深、神奇变幻,是不是也在诗人的描写中感受到了诗人想象瑰丽奇特的浪漫主义风格呢?

上海龙凤1314  这段描写正是整首诗中最精彩的段落,现在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一段的思路层次,作者先开始到达天姥山、然后开始登山并写在山上看到的景象(其中重点写了洞天仙府)、最后梦醒。现在请同学们按照这一思路把这一段读三遍。

  学生读。

上海龙凤1314  6、介绍背景的时候,我们提到,李白现实的梦破灭了,他只好依托天姥山重做一个梦,那么大家通过朗读,觉得李白重做的这个梦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梦?这个梦美好吗?

  ①美梦。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上海龙凤1314  学生自由回答。

上海龙凤1314  明确:去前的急切,去时的轻松愉快,仙界的富丽,醒后的失落。

  那么这个美梦象征了什么?表明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上海龙凤1314  明确: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写仙境的美好正是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诗人想借这样一个充满幻想、五彩缤纷的仙界来表达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②噩梦。还有没有其他理解?诗人的`梦真的美好吗?

上海龙凤1314  学生自由回答。

  点拨:既然美好,那诗中为什么会出现“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这样让人紧张的场面呢?诗人为什么会在“忽魂悸以魄动”的情况下恍然“惊起”呢?

上海龙凤1314  明确:我说作者的梦境就是在影射他一年前的宫廷生活。“一夜飞度镜湖月”的轻松愉快其实就是他被召入宫时的心情。

上海龙凤1314  而当他进入宫廷,却发现他曾经热切向往的上流社会原来并非那么美好:

上海龙凤1314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就是对官场的迷茫;

上海龙凤1314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象征着官场让人心惊胆战;

上海龙凤1314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象征着官场的变幻莫测。

上海龙凤1314  云之君、仙之人其实就是那些达官贵人。什么是“日月照耀金银台”?就是皇亲国戚们居住的宫殿;什么是“虎鼓瑟兮鸾回车”?就是达官贵人们出门时候的锣鼓开道。而无论仙人们的盛会何其热闹,李白参与其中了吗?他是一个什么的身份呢?(旁观者)对,放浪不羁、桀骜不驯的李白始终都无法与他们合拍。可见,梦中的仙界其实就是现实的官场,梦境中的奇特景象正象征着官场的险恶和变幻莫测。

上海龙凤1314  通过这番讨论,我们对这首诗的理解是不是更加深刻了?

  6、“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现实的梦破灭了,神游的梦美好也罢,险恶也罢,也都烟消云散了。总之,此刻,“醒”(梦醒、清醒)过来的李白终于向他山东的这位朋友喊出了那句郁积在胸、久久未能爆发的肺腑之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诗人梦醒后的这句宣言在整首诗中起了什么作用?

  卒章显志。

  显了什么“志”?

  表白自己从此与污浊险恶的官场彻底决裂。

  从这里可以看出李白什么性格?

上海龙凤1314  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反抗精神。

上海龙凤1314  下面,我们带着李白这样豪放的气势高声朗读这一节。

  7、现在,按照这篇诗的脉络:入梦—梦游遇仙—梦醒,以及具体的小层次,熟读这首诗,背诵这首诗。(自由朗读)

  总结:

上海龙凤1314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够说出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吗?

  神奇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浪漫主义的艺术特色。

  2、我们中国人对生活历来存在着两种心态:入世和出世。孔子、屈原一生就是积极入世,参与现实生活;老庄、陶渊明就是出世,过一种隐居的生活。李白被征如入宫就是他入世的行为,“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就是他出世思想的反映。

上海龙凤1314  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李白一样经历的人很多,例如王维、苏东坡等人。包括我们当代人也面对着这样的选择,其中的得与失、对与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大家怎么看呢?我希望同学们今后一定要关注这个问题,并用自己的行动来作出一个明智的回答!

上海龙凤1314【《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梦游天姥吟留别译文06-10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09-11

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05-13

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08-03

《梦游天姥吟留别》译文06-14

翻译梦游天姥吟留别07-21

梦游天姥吟留别飘雪07-27

《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朗诵06-10

《梦游天姥吟留别》鉴赏07-21

《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