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1314

李白《越中览古》课文

时间:2024-06-08 02:17:04 海洁 李白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李白《越中览古》课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李白《越中览古》课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李白《越中览古》课文

  越中览古

  〔1〕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2〕,义士还家尽锦衣〔3〕。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注释】

上海龙凤1314  〔1〕越中:指会稽郡治〔今浙江绍兴〕,春秋时越国建都于此。览古:游览古迹。

  〔2〕勾践:春秋时越国国王,曾经被吴王打败,屈辱求和。后来他卧薪尝胆20年,发愤图强,终于在公元前494年灭掉了吴国。

上海龙凤1314  〔3〕锦衣:华丽的衣服。《史记·项羽本纪》:“富贵不归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后来演化成“锦衣还乡”一语。

  【译文】

上海龙凤1314  越王勾践灭了吴国凯旋而回,壮士们穿着锦衣载誉还家。

上海龙凤1314  如花的宫女站满了宫殿,到如今,那里却只有鹧鸪鸟飞来飞去。

  【创作背景】

  此诗当是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李白游览越中(唐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绍兴)时所作。作为一首怀古诗,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是春秋时期的吴越争霸。

  【赏析】

  这是李白漫游越国王城故址时写的一首怀古诗。越中作为古越国的都城,留下了许多古迹和历史传说,其中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更是脍炙人口。但是李白并未截取勾践复国的某一段艰难历程来描写,却别有慧眼,选取勾践灭吴后的胜利场面:“越王勾践破吴归”,当然是举国欢庆;“义士还家尽锦衣”,出征归来的将士脱下战袍,个个鲜衣亮马,向国人炫耀战绩;“宫女如花满春殿”,娇美如花的宫女在宫殿里恣情欢乐舞蹈,举国上下,宫里宫外都沉浸在胜利的狂欢之中。这一切表明,越王勾践已经把昔日的屈辱和苦难抛之脑后,忘乎所以,开始了荒淫逸乐的生活,再也没有了励精图治的雄心大志。所以诗人在结句中语意陡然一转,吓了后人一跳,起到了以史鉴今的作用:“只今惟有鹧鸪飞”。志得意满的越王,衣锦还乡的将士,千红百媚的宫女,似乎在霎那间都烟消云散了;昔日的煌煌功业和舞榭歌台转眼间已成千年陈迹,而废城旧址,只有鹧鸪飞来飞去。至此,作者赋诗怀古的主旨方始显现出来。

  本诗的写作手法和结构极具特色。为了突出怀古的主旨——人事沧桑,盛衰无常,诗人将昔日的繁盛和今日的荒凉作了鲜明的对比。诗歌的前三句极尽铺陈之能事,将往昔的盛况写得热闹异常,结句却震聋发聩,顿然使人感到无限悲凉,这种对比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决非直接描写所能奏效。绝句一般转折点都在第三句,而这首诗前三句却一气呵成,第四句才陡然一转,且一转即停,充分表达了诗歌的主题思想。全诗不着一字议论,却正应了古人所说的最高境界“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后人曾依此诗谱成《鹧鸪飞》一曲,流传至今。

  【作者简介

上海龙凤1314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上海龙凤1314【李白《越中览古》课文】相关文章:

李白《越中览古》原文和译文11-18

李白《越中览古》全诗翻译与赏析07-26

李白《苏台览古》全诗鉴赏08-09

李白《苏台览古》原文译文及赏析06-27

《古朗月行》李白赏析02-24

李白《古朗月行》赏析09-23

古朗月行李白翻译10-08

人教版古对今课文原文11-24

李白的千古佳句(精选170句)07-24

李白《古朗月行》诗歌赏析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