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1314

《老人与海》教案

时间:2022-01-05 11:04:23 老人与海 我要投稿

上海龙凤1314《老人与海》教案范文集合七篇

上海龙凤1314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老人与海》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老人与海》教案范文集合七篇

《老人与海》教案 篇1

  知识与技能:

上海龙凤1314  1了解作家海明威的生平与文学功绩

  2掌握内心独白对形象塑造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上海龙凤1314  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来把握人物——桑提亚哥这位硬汉子形象,找出文中人物的内心独白,进一步明确人物永不屈服的精神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老人永不服输的顽强精神

  教学方法:

上海龙凤1314  情境法启发法问题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及过程:

  (一)导入

  大家都知道,鲨鱼是一种凶猛的动物,是嗜血成性的“水下魔王”。假如有这样一个情境,有一天,你独自一人驾船在海上碰到了一条鲨鱼或几十条鲨鱼,你会怎么做?[学生回答]可是在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一个老人与几十条鲨鱼作战。是什么促使老人与之战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小说,从中我们可以收获许多。

  (二)作者简介【课件展示】

上海龙凤1314  海明威(1899——1961),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出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入死以致伤痕遍体。1954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对海明威的评价,正如肯尼迪总统的唁电所言:“几乎没有那个美国人比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他称海明威为“本世纪(20)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上海龙凤1314  (三)故事梗概【课件展示】

  小说叙述的是古巴一位饱经沧桑的老渔夫桑提亚哥已经把十四天未捕到鱼了,在第八十五天,他又一个人出海远航,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了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然而,在归航途中,马林鱼却被鲨鱼吃掉。本文节选的主要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是小说临近结尾的部分,也是小说情节发展的高潮。

上海龙凤1314  (四)分析小说情节

  我先给大家一些提示,大家可以根据搏斗的回合、搏斗的结果来分析。【学生分组从文中找,讨论交流后明确,课件展示】

  五次搏斗搏斗结果

上海龙凤1314  用鱼叉杀死一条鲸鲨失鱼叉,鱼被吃掉四十磅

  用刀子杀死两条星鲨鱼被吃掉四分之一

上海龙凤1314  用刀子杀死一犁头鲨刀子折断

  用短棍击退两条星鲨半个鱼身被咬烂了

  用短棍劈打成群鲨鱼大马林鱼只剩下残骸

上海龙凤1314  小结:老人与鲨鱼搏斗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一无所有,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

  (五)分析内心独白

  通过大家的分工合作,我们理清了小说的情节。之前我们在单元解读中说过人

  物形象的刻画与小说情节的发展是密切联系的。我们也讲过,分析人物形象还可以从语言、外貌、神情、内心独白等方面入手。这篇小说中的主人公桑提亚哥,作者主要从哪个方面来刻画他的呢?——内心独白【课件展示问题】

上海龙凤1314  1、文中五次搏斗前与后老人的内心独白。

  2、通过这些描写,我们可以看出主人公怎么样的性格特点?

  【学生分组寻找、讨论交流,课件展示】

  (1)不能够阻止他来害我,但是也许我可以捉住他。(毫不屈服充满自信)

上海龙凤1314  (2)现在倒霉的时刻就要来到,我连鱼叉也给丢啦。Dentuso这个东西,极残忍,又能干,既强壮,又聪明。可我比他更聪明。(高度自信斗志旺盛)

  (3)是把一个人养活一整个冬天的鱼啊。别那样想吧。歇一歇,把你的手弄好,守住剩下来的鱼肉。(接受现实开创未来)

  (4)这一会他们可把我打败了。我已经上了年纪,不能拿棍子把鲨鱼给打死。但是,只要我有浆,有短棍,有舵把,我一定想法去揍死他们。(坚韧无畏经验丰富)

上海龙凤1314  (5)现在一切都过去了。不过,也许他们还要向我扑来吧。可是,一个人在黑夜里,没有一件武器,怎么去对付他们呢?(处乱不惊思考对策)

  (6)船还是好好的,他想。完完整整,没有半点儿损伤,只除了那个舵把。那是容易配上的。(永不气馁充满希望)

上海龙凤1314  (六)分析人物形象

  让学生结合故事情节及人物内心独白分析主人公形象。【学生讨论后明确,课件展示】

  在武器简陋、孤立无援、鲨鱼轮番来袭的情况下,老人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了奋勇的斗争,在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勇于面对暴力和死亡的“硬汉子“形象。

上海龙凤1314  小说中的大海和鲨鱼象征着与人作对的社会与自然力量,而老人与之进行的殊死搏斗中,表现了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虽败犹荣,精神上并没有被打败。可以说,这样一个形象,完美的体现了作者所说的“你尽可把它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的思想。

  (七)讨论交流

上海龙凤1314  《老人与海》发生在茫茫大海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人们认为他确实是一部好书,一本让人终身受益的好书,因为他给人们太多太多的人生启示。那么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呢?【学生自由发言,畅谈人生启示】

  (八)布置作业

上海龙凤1314  阅读《老人与海》可以领会到许多做人的道理,尤其是懂得如何面对困难,做生活的强者。请写一篇读后感(800字左右),记下自己的读书收获。

  (九)板书设计

  硬汉

  勇敢

  顽强奋争

  乐观永不言弃

  渔夫老人

上海龙凤1314  人的灵魂的尊严

上海龙凤1314  (十)说明:此教案适合中等水平学生使用。另外,一篇课文抓一个重点就够了,没必要面面俱到,“电报式”的语言风格可让学生朗读时自己体会,课上点一下就可以了。

《老人与海》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的8个生字,能正确地读词。

上海龙凤1314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感受人与鸟的浓浓亲情。

  重点

上海龙凤1314  分析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感受人与鸟的浓浓亲情。

  难点

  分析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感受人与鸟的浓浓亲情。

  教具准备

  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提问:你喜欢海鸥吗?您见过海鸥吗?谁能说说自己喜欢的海鸥是什么样的?

  2.组织展示,引导说话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老人和海鸥”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引导质疑,指导自学

上海龙凤1314  1.说说你读了这个课题,会有什么问题?

  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然后组织小组讨论、思考

  三、检查效果,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或自学情况

  2.指导朗读,教师正字正音。指导理解相关字词。

  3.启发思维,总结板书:识老人→老人喂海鸥→老人谈海鸥→海鸥送老人→赞老人

上海龙凤1314  4.引导学生有感情地精读重点段落。

  5.引导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四、细读课文,重点感悟

上海龙凤1314  1.指导朗读,提出思考问题

上海龙凤1314  2.引导学生思考: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能够很容易从人群中找出那位老人老人从城郊来到翠湖是为了什么?你觉得这一位老人有什么特点?

  5.引导理解老人是如何喂海鸥的?

上海龙凤1314  6.引导学生理解难句,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

上海龙凤1314  7.品味美句,体会其好处:写出了海鸥的动态美、色彩美。

  五、布置作业

上海龙凤1314  1.说一说你了解的关于海鸥的知识

  2.展示搜集到海鸥的图片,用一句话赞美一下海鸥。

  3.听教师导入,齐读课题

  4.学生回答问题:老人是谁?老人与海鸥感情怎样好?海鸥是怎么样的?老人和海鸥之间有什么故事?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5.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找一找学习这篇课文应该解决哪些问题?

  6.小组交流、全班汇报,读一读您最感动的段落?

  7.学生分节读书。

上海龙凤1314  8.讨论: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老人和海鸥之间的情谊的?

上海龙凤1314  9.朗读写得好的段落。仔细体会一下文章中的感情。

上海龙凤1314  10.把您不理解的句子划出来。把你认为是重点的句子或段落划出来,小组合作一起来研究研究。

上海龙凤1314  11.细细地读一读课文一二自然段,然后说一说老人有哪些特点?

上海龙凤1314  12.抓住描写老人外貌特点的句子读一读。小组讨论交流教师提出的思考问题

上海龙凤1314  13、思考并回答问题

  13.说一说你对“老人撮起嘴呼唤……”这句话的理解,你从这句话中看到了老人和海鸥之间有什么关系或感情。

  14.细细地品味一下“海鸥依着他的节奏……”这句话,说一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上海龙凤1314  15.完成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本篇课文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在生生交流的思维碰撞中感受老人对海鸥的爱及海鸥回报以老人的爱,在引导交流体会的同时,要相机指导学生读好有关的句子和段落。说感悟和朗读要有机结合,读体现悟,悟促进读。

《老人与海》教案 篇3

  在归航的途中,面对鲨鱼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主人公桑地亚哥一直战斗到手无寸铁,赤手空拳为止。尽管失掉了那条费尽千辛万苦才捕到的大鱼,但是,他却是一位英雄和胜利者。其实,当他的鱼刀被折断的时候,我们谁都明白:完了,再也无法击退鲨鱼的袭击了。往后,无论怎样的努力,终将归于失败。不知你怎么看,要是我,一定举起双手向鲨鱼投降。但是,那个倔强的老头根本没有屈服和妥协的念头──不管能不能赢,他决不低头。不论你是多么凶恶的鲨鱼,只要你敢于咬我的鱼,我就要向你举起木棍──只要有东西可举,我就要举,然后重重地敲下来。实在无物可举时,我还会举起赤空的拳头──尽管这于事无补。那么,是什么支撑起这位勇士的不屈的灵魂的呢?那就是是自信,那就是毅力!

上海龙凤1314  这部小说表现了一种奋斗的人生观,即使面对的是不可征服的大自然,但人仍然可以得到精神上的胜利。也许结果是失败的,但在奋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如何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就如这位老渔夫一样,虽然老了,倒霉、失败;但他仍旧坚持努力,而能在失败的风度上赢得胜利。

  故事的叙述是多角度的。在直叙中有插叙,在插叙中交织着老人对往事的回忆和对眼前事物的感慨。老人出海不久便梦见孩提时见过的非洲海滩、海峡和大山;第二天又想起曾与一个码头上大力土比手劲的胜利情景;后来在同鲨鱼搏斗时记起垒球名将老狄马吉奥勇战对手的一幕,这些都增添了他必胜的信心。他常梦见狮子,思念马诺林,在茫茫大海上自言自语,这也给他带来了力量和勇气。他有时也议论“杀鱼是不是罪过”,对受伤的左右手感慨一番。这些心理刻画和细节描写往往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叙述者的人称不断改变──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交替使用,使单调的捕鱼过程显得多姿多采,引人入胜。

《老人与海》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2、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

  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和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测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

  【学前准备】

  1、收看关于动物方面的科普电视,尤其是关注海鸥。

上海龙凤1314  2、收集关于“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上海龙凤1314  一、学习七单元导读,明确学习要求

  (对于每一单元的导读是很有必要让同学了解的,他们会明确这一单元课文的主题是什么,也会运用其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这样,同学的学习方法、学习目的都比较明确,有助于他们的自主学习。)

上海龙凤1314  二、导入

上海龙凤1314  和人一样,动物也有自身的爱憎、自身的情怀。在这一单元,我们将走进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去感受它们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上海龙凤1314  1、同学通读全文,看看在预习的基础上还有哪些字词没弄懂的?

  2、小组交流,教师注意巡视,收集同学学习情况,以便进行指导。

上海龙凤1314  3、集体交流: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帮助解决。

上海龙凤1314  4、考虑: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可引导同学把课文分作两局部:

  一段(1~13自然段):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示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

  二段:(14~19自然段)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评:字词学习可以通过预习、小组交流来完成,但老师要注意参与同学学习中,了解学习情况便于指导,不要将此流于形式;此环节重在引导同学理清文章的脉络,并进行文章内容概括的练习。

上海龙凤1314  四、再读课文,质疑

上海龙凤1314  1、同学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考虑:课文中哪些地方,你特别感动?或者哪些地方你有疑问。在文中标注出来。

  2、小组交流。

上海龙凤1314  3、集体交流同学的疑问。教师注意收集、整理。

  评:有疑则有思,可促进同学对课文内容进行探究。此环节注意引导同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上海龙凤1314  四、作业: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老人与海鸥的世界,去感受动物与人的真情。

  二、读思结合,学习1至13自然段

上海龙凤1314  1、从哪些地方你能体会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勾画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批注。

  2、集体交流:抓住重要段落,进行理解:

上海龙凤1314  ⑴“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放在湖边的围拦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上海龙凤1314  (老人的动作是那么娴熟,与海鸥之间的配合是那么默契、和谐。抓住“扫”字,说明作者把鸥群吃食物的样子写得生动传神。海鸥飞翔的美丽情景。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动人情景。)

  ⑵“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呢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上海龙凤1314  (通过朗读,我们可以感知老人对海鸥的亲呢,对海鸥的爱。)

  ⑶“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退色的过时布衣……”从老人的外表描写,你能感受什么?

  (勤俭的老人,却无私地对海鸥的付出,这是源于老人对海鸥的爱。)

  3、再读1至13自然段,读出自身的体会和感受。指导朗读,感受老人对海鸥的爱。

  评:勾画、批注已成为高段学习的一种重要的考虑方式,教学中要让同学多动笔,“不动笔不读书”。

上海龙凤1314  三、学习第二局部

  1、读14~19自然段,考虑: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结合课文内容,跟同学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自主学习后汇报一下“意想不到的事情”。

上海龙凤1314  (海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海鸥纷纷落地,在老人遗像前站成两行,肃立不动,我们收遗像时,像炸了营似的扑过来。)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上海龙凤1314  (因为海鸥和人一样,也是有感情的,而且很丰富,他们和老人建立的深厚的感情,他们失去了一位好朋友,感到伤心、难过。)

上海龙凤1314  2、再读课文,在书的空白地方写出自身的体会和感受,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最后在全班交流。

上海龙凤1314  ⑴“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上海龙凤1314  (抓“瞻仰”一词体会海鸥们对老人的敬仰、尊敬和把老人当作亲人。)

  ⑵“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

上海龙凤1314  (抓“纷纷”“肃立不动”等词体会海鸥对老人的尊敬、敬爱。)

上海龙凤1314  ⑶“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

  (为何用“扑”而不用“飞”?引导同学想像海鸥大声鸣叫似乎在说些什么?从“白色旋涡”体会海鸥对老人的不舍、悲哀,对老人的一片深情。)

上海龙凤1314  3、指导同学反复朗读,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感情。

  评:此环节的教学采用了先整体感知再深入感悟,符合同学的思维特点。

上海龙凤1314  三、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用一、两句话写一写

  (同学可就在书上写,然后集体交流。)

上海龙凤1314  评:对课文的总结采用了一种同学练笔的方式,防止了老师的.说教,也进行了写的训练。

上海龙凤1314  四、拓展

上海龙凤1314  交流收集的有关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深化对本单元主题的认识:人类保护动物,动物回报以爱。同学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所收集的资料,谈谈自身的看法,并就人类如何与大自然友好相处提出建议。

《老人与海》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上海龙凤1314  1、学习8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塑料、饼干、节奏、乐谱、吉祥、企盼、急速、抑扬顿挫、相依相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上海龙凤1314  3、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了解作者是如何表达的。

  【课前准备】

上海龙凤1314  学生:收看关于动物方面的科普电视,尤其是关注海鸥;收集关于“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

  师:课件。

  【课时安排】

上海龙凤1314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七单元导读,明确学习要求

  1、快速默读七单元导读,明确单元目标及重点:

  师:请打开书113页,快速默读七单元导读,划记重点要求。

  师:本单元的重点是什么?

  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些具体的。

  师相机板书:

  体会情感

  2、导入新课:

  师:和人一样,动物也有自己的爱憎、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情怀。在这一单元,我们将走进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去感受它们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

上海龙凤1314  师:首先,我们一起走进《老人与海鸥》的世界,去感受他们之间那真挚的情感。

  师板书:

  21、老人与海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以便进行指导:

  汇报:出示词语:

  塑料、饼干、节奏、乐谱、抑扬顿挫、停歇、吉祥、营地、企盼、急速、褪色、撮、亲昵、啧啧、驻足观看、滇池、旋涡。

上海龙凤1314  指名认读,相机指导读,再齐读。5分钟。

  2、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并引导学生把课文分作两部分。

上海龙凤1314  师:请快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5分钟。

  生:课文主要写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情厚谊。

  师:概括得很简练。

  ⑴ 出示句子:

上海龙凤1314  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对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师:再考考同学们,看看这句话在课文的哪里出现了?

  生:13自然段。

  ⑵ 师:你读课文很认真。如果老师把其中的一个“和”字改成“对”字意思有什么不同呢?

  出示句子:

  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对海鸥就像亲人一样。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生:“对海鸥像亲人一样”是说老人对海鸥就像亲人一样,“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是说老人对海鸥就像亲人一样,而且海鸥对老人也像亲人一样。

  师:你理解得真好,你是已经读懂了。

  “对”是单方面的,“和”是相互的。你看,一字之差,意思就大不一样,也正因为这个字,这句话在课文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你发现了吗?联系上下文看看。2分钟。

  ⑶ 生:这句话在文中是一个过渡段。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上海龙凤1314  师:谁能解释一下?(承接上文的什么?引起下文的什么?)

上海龙凤1314  生:前面写的是老人很喜爱海鸥,对海鸥就像亲人一样;后面写老人去世后海鸥来为老人送行。

上海龙凤1314  师:那根据这我们可以把文章分成几段?

上海龙凤1314  生:两段。

  ⑷ 师:请再看看课文,能不能给这两段取上小标题。

上海龙凤1314  生:第一段是老人关爱海鸥,第二段是海鸥送别老人。

  师相机板书:

上海龙凤1314  老人关爱海鸥 海鸥送别老人

  三、读思结合,学习1至13自然段

上海龙凤1314  1、师:我们先来看看课文第一部分,你认为老人是个怎样的人?

上海龙凤1314  生:老人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

  生:老人生活很节俭。

  生:……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老人生活简朴?

上海龙凤1314  生:第2自然段:老人外貌: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师:这是有关老人的什么描写?

  生:外貌描写。

  师:从老人的外貌描写,你能感受到什么?

  生:勤俭的老人,穿戴的和用的东西都是褪色的过时的。

  师:还从哪里可以知道老人很节俭?

  生:他每天步行20多里来喂海鸥,连坐车都舍不得。

  生:我查了有关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说老人当时工资只有308元,他自己只花100元,其余的钱都用来买食物给海鸥吃,自己连5角钱的车费都舍不得花,每天走3个小时来翠湖给海鸥喂食。

上海龙凤1314  师:那是什么动力使他这样做?

  生:因为老人很喜爱海鸥。

  师:是的,老人无私地对海鸥的付出,这是源于老人对海鸥的爱。课文中的哪些情景可以看出老人对海鸥如亲人般的关爱?4分钟

上海龙凤1314  2、集体交流:抓住重要段落,进行理解:

上海龙凤1314  ⑴ 第3自然段:喂食师:看到第三段,齐读。

上海龙凤1314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老人对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学生读,老师出示相应句子: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拦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扫得干干净净。

  生:老人经常来给海鸥喂食,所以海鸥不怕老人。

上海龙凤1314  师:从哪可看出老人经常来给海鸥喂食?

  生:从老人一连串的娴熟的动作可以看得出。

上海龙凤1314  师:是呀。70来岁的老人还有这样娴熟的动作,是因为他经常这样做。

  生:海鸥不但不怕老人,而且听到老人呼唤便应声而起,配合得十分默契。记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这说明海鸥吃得很快而且吃得很干净。

上海龙凤1314  师:除了这里,还有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他们配合很默契?3分钟

  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上海龙凤1314  师:多美的画面呀。有声有色是什么意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上海龙凤1314  生:海鸥成群地飞起,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

上海龙凤1314  生:海鸥听者老人的呼唤起起落落。

  师:你仿佛又听到了什么?

上海龙凤1314  生:海鸥的鸣叫。

上海龙凤1314  生:老人在亲昵地叫着海鸥的名字,像唱歌一样。

  生:海鸥扇动翅膀的声音。

  师:你所听到的,所看到的就成了有声有色的乐谱。来把你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一起来读一读。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3分钟。

  师:老师和你们一起读3段,你们读海鸥的表现,老师读老人的表现,看看我们是不是也能像老人与海鸥那样配合得十分默契。

  师生配合读3段。

  师:还从哪里可以看出老人把海鸥当人、当亲人一样来对待?1分钟。

上海龙凤1314  ⑵ 第4自然段:呼唤名字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呢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上海龙凤1314  生:这里老人给海鸥都取了名字,这一般的只有人才有名字,老人把海鸥看成自己的儿女,给它们取名字。

  师:在叫海鸥名字的时候,老人是怎么叫的?

  生:抑扬顿挫地唱。

上海龙凤1314  师:抑扬顿挫是什么意思?

  生: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上海龙凤1314  师:从这里你体会到什么?

  生:我们可以感知老人对海鸥的亲呢,对海鸥的爱。

  师:我们也一起来感受老人对海鸥的爱。齐读师:还从哪里可以感受到老人对海鸥就像对亲人一样?3分钟。

上海龙凤1314  ⑶ 第10、11自然段师:老人是那样地关爱海鸥,只要一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就──

  生:生动起来了。

上海龙凤1314  师:人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老人这生动的眼睛里可以折射出老人怎样的心灵?

上海龙凤1314  齐读10、11自然段。

上海龙凤1314  师:你体会到什么?

  生:老人喜爱海鸥。

  生:……

上海龙凤1314  师:当讲述这段往事的时候,老人的心情怎样?

  生:思念。

上海龙凤1314  师:我们该怎么读?生自由读:海鸥最重情义,……今年也没有来。6分钟

  ⑷ 企盼:

上海龙凤1314  师: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当海鸥飞走的时候,老人的心情怎样?从课文的哪里可以看出?

  生:老人心里充满着企盼。

上海龙凤1314  出示句子,指名读 “时候不早了,再过一会儿它们就要回去啦。听说它们歇在滇池里,可惜我去不了。”老人望着高空盘旋的鸥群,眼睛里带着企盼。

  师:从老人的话中,在老人企盼的眼神里可以看出什么?

  生:老人希望自己也能去滇池。

  生:老人希望自己也能变成一只海鸥,飞在海鸥群中,永远与海鸥不分离。

  师:谁再来读出老人的企盼。齐读句子。3分钟

  四、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体会到了什么?

  生:老人对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上海龙凤1314  师:是的,十年来,老人那无私爱着海鸥,他换来的又是什么呢?1分钟。

  〖板书

  21、老人与海鸥

  老人关爱海鸥

  海鸥送别老人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一节课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二、学习第二部分第14~19段

上海龙凤1314  1、读14~19自然段,思考: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结合课文内容,跟同学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小组合作学习。

  汇报“意想不到的事情”。

  课件3:

上海龙凤1314  海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海鸥纷纷落地,在老人遗像前站成两行,肃立不动,我们收遗像时,像炸了营似的扑过来。

  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生:因为海鸥和人一样,也是有感情的,而且很丰富,他们和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失去了亲人,感到伤心、难过。

上海龙凤1314  2、再读课文,在书的空白地方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最后在全班交流。

  师:亲人?谁能举例子,说说谁是你的亲人?

上海龙凤1314  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生:亲人就是有血缘关系的人。

上海龙凤1314  师:海鸥与老人、动物与人类之间有血缘关系吗?

上海龙凤1314  生:没有。

上海龙凤1314  师:但是老人把海鸥当成自己的儿女,海鸥把老人当成自己的亲人了。文中哪一句话直接点出了海鸥是老人的亲人?

  生回答后出示句子:

上海龙凤1314  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抓“瞻仰”一词体会海鸥们对老人的敬仰、尊敬及把老人当作亲人。)

  师:你感受到了什么?

上海龙凤1314  生:“瞻仰”写出了海鸥对老人的敬仰、尊敬。

上海龙凤1314  生:从“急速”一词,我感受到了海鸥那种焦虑、急切的心情。

上海龙凤1314  师:你还从哪里读出了海鸥对老人亲人般的感情?

  课件5:

  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抓“纷纷”“肃立不动”等词体会海鸥对老人的尊敬、爱戴。)

  生:从“纷纷”一词,我体会到海鸥行动一致,似乎有谁在无声地指挥。

上海龙凤1314  生:“站成了两行”“肃立不动”“白翼天使”写出了海鸥对老人的尊敬、爱戴,对老人的一片深情。(生朗读)

  课件6: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态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

  师:这里两次用了“扑”这个词,为什么不用“飞”呢?

  生:因为海鸥意识到就要和老人永别了,所以希望能阻止引我们拿走遗像,希望能多看老人一眼,希望老人的遗像能多停留一会儿,所以用“扑”比较好,更能体现出海鸥们那种伤痛,那种无奈,那种急切、焦虑的心情。(学生朗读)

上海龙凤1314  师:这里还两次写了鸣叫,海鸥们似乎似乎在说些什么呢?

  生:……

上海龙凤1314  师:“盘旋”“旋涡”是什么意思?

上海龙凤1314  生:“盘旋”指环绕着飞的意思。

  生:“旋涡”在字典中的意思是流体旋转时行成的螺旋形。在文中这个词让人感觉到一种速度,感觉到海鸥的多。

  师:这么多的海鸥快速扑来的景象是多么壮观、美丽啊!这么多的海鸥来送别老人,这场面是多么悲壮啊!一起读读这句话,读出美丽的海鸥对老人的一片深情。

上海龙凤1314  (学生朗读。)

  三、学习省略号的作用(18段)

上海龙凤1314  师:在17段与19段之间有一个单列一段的省略号,省略的是什么?

  生:海鸥的表现生:省略了人们的表现。

  生:省略了作者想要继续表达的但还没有表达完的。

  生:……

  师:请把这省略的写出来。学生写然后再展示。

上海龙凤1314  师:大家写出的都是感人的一幕幕,但为什么作者用简单的省略号表达?

上海龙凤1314  生:让人回味,写不完道不尽,不忍心写了。

上海龙凤1314  师:此时,这个省略号是无声胜有声。这个省略号似乎化作了什么?

  生:美好回忆的画面,两行热泪……

  师:这样感人的一幕幕为什么会发生?

  生:老人十多年 的付出换来的,老人对海鸥的深厚情意换来的……

  四、小结

  虽然老人去世了,但老人的身影依然在我们的眼前,人鸥合一的画面永远定格在我们的心间。

  板书设计

  老人与海鸥

上海龙凤1314  老人关爱海鸥 围着遗像 站成两行

上海龙凤1314  海鸥送别老人 肃立不动 扑过来

《老人与海》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老人与海》整部作品的梗概

  2.结合心理描写品味人物思想性格

  3.感悟学习老人身上的那种不向命运屈服,向自身、自然挑战的决心和勇气

  教学重点.

上海龙凤1314  结合心理描写品味人物思想性格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心理描写在塑造人物性格上的作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海龙凤1314  如果被告知,有人写了篇只有几十页的小册子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你一定会感到很难相信但这就是事实,这个人就是海明威,这本小册子就是《老人与海》小说一出版,就创下了人类出版史上空前的纪录:48小时售出530万册,而且作品在当年就获得了普利策奖,两年后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二、作者简介

  (出示海明威照片)一个酷爱打猎、钓鱼的作家他到过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他的身上中过237块弹片他的头上缝过57针他曾在非洲两度飞机失事,严重的脑震荡使他的视力和健康每况愈下这就是海明威他的经历,孕育出他那硬汉的性格

  三、整部作品简介

上海龙凤1314  (出示《老人与海》图片)这篇小说描写的是一位孤独的古巴老渔夫在加勒比海捕鱼的前后所发生的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故事,从而塑造了一个在重压下仍然保持优雅风度、在精神上不可战胜的老人形象

  四.问题研讨

上海龙凤1314  (1)搏斗中老人获胜的原因是什么?

  在这场勇气、毅力和坚韧的较量中,毅力支撑着老人的身体,希望支撑着老人的精神,而经验使老人获得希望年老的圣地亚哥用智慧而不是靠仅有的体力,用知识和机智而不是靠仅存的傲慢来支撑自己,最后取得了这一次的胜利

  (2)老人在内心中对大马林鱼持什么态度?

  大马林鱼是作者讴歌的对象,文中在写老人扎死它的同时,又带着不无赞扬的语气写大马林鱼的高与大,给读者展示它的力与美“我从没见过比你更庞大、更美丽、更沉着或更崇高的东西,老弟来,把我害死吧我不在乎谁害死谁”看来,在老人眼中,大马林鱼代表了坚强和勇猛,是一个真正的对手和老人梦寐以求的东西

上海龙凤1314  (3)体会文中圣地亚哥老人的内心独白,谈一谈你对他的印象

上海龙凤1314  坚强,刚毅,执着,不轻言放弃面对厄运百折不挠的硬汉和英雄

  老人是海明威塑造的众多“硬汉”中最完美的形象,他是真正具有男子汉气概的人他没有从危险、残酷的现实中“退却”,而是勇敢地接受现实;他凭借自己的意志力创造了现实,赢得了哪怕是非常短暂但最终惨败的胜利在海明威的笔下,老人是个要竭力超越自身极限的人

  (4)、从老人身上,你学到了什么?简要谈一谈

  五.小结:

上海龙凤1314  《老人与海》文字风格虽然简单,却是千锤百炼的精粹主人公圣地亚哥不被乖舛命运击败的毅力及享受孤独而不寂寞的精神,正是作者对命运永不言败的证明

  六.练习:

上海龙凤1314  写一些你的听课心情

  板书设计

  老人与海

  老人(弱)——鱼(强)

  坚强执着 力与美

《老人与海》教案 篇7

  课文分析:

  课文《老人与海鸥》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十多年前,老人在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每逢冬季来临,海鸥便成群结队地来到翠湖之畔,老人也像赶赴约会似的,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鸥,风雨无阻。他视海鸥为儿女,给它们起名字,喂饼干,照顾伤病的海鸥。久而久之,海鸥与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课文结构清楚,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课文语言朴实,平凡中包含深情,令读过的人无不为人与动物这样真挚的感情而动容。

  教学目标:

上海龙凤1314  1、在情感朗读中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的真情,了解真情是文章的灵魂。

  2、学习描写海鸥动作的词句,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是我们亲密的朋友,我们对它们所付出的任何一份感情,都能得到他们的加倍回报。

  3、通过学习课文的细节描写,学会如何真实具体地表达感情,并进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

上海龙凤1314  练习以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深入感受老人对海鸥的深情

上海龙凤1314  师: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想老人与海鸥相依相随的许多画面一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播放老人与海鸥和谐相处的录像,学生观看)。

  师:看后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感受)

  师:说得真好!一个充满着温情的词语:亲人。老人与海鸥就像——(生接说)亲人一样。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那动人的情景,感受那份浓浓的亲情。(板书课题)

上海龙凤1314  [设计意图]欣赏老人爱海鸥的录像,欣赏老人爱海鸥的录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力求使学生感受到这样一位普通的退休工人,同时更是一位特殊的老人,他把所有的感情都寄托在海鸥身上,这种与海鸥之间难以割舍的浓浓的情感,在音乐的渲染下更让人动容,也为第二课时,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情谊埋下了情感上的伏笔。

  二、自渎悟情——感悟海鸥对老人的深情

  1、师渡:当我们大家都沉浸在老人与海鸥的这份亲情、和谐与幸福之中时,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了(出示PPT)生读“没想到过了十多天后,忽然有人告诉我们,老人去世了”。

上海龙凤1314  2、师:老人在世时曾对人们说过他的愿望:他说当他离开人世时希望能够把他的遗像放大,带到翠清边,让他再看一眼他的“儿女们”,人们完成了他的遗愿,但就在把他的遗像带到翠湖边时,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请同学们自由读15——19自然段,边读边想,哪些句子让你感动,并与同桌交流。

  (1)快速朗读,画出文中最让你感动的部分。

上海龙凤1314  (2)从字里行间,你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情感?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此时此刻海鸥的心情吗?

上海龙凤1314  海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放手让学生自学,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获得初步的阅读体验。

  3.老人把海鸥当作亲人,海鸥也把老人当作亲人,文中的哪些地方写出海鸥是老人的亲人?

  4.汇报交流

  预设:

  A.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1)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大不一样”,提问:海鸥的叫声与姿式与平时会有怎样的“大不一样”?

  (2)师:老师从你们的回答当中知道了,海鸥此时是焦急的、悲伤的,(出示PPT)海鸥们连声呼唤,他们似乎在说什么?

上海龙凤1314  (3)师:同学们,海鸥们一声声热切的呼唤有惊讶,焦急,还有悲伤,谁能把这种感觉朗读出来?

  师:我分明看到了一只焦急热切而又悲伤的海鸥,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把这段话读一读。(生齐读)

  师渡:海鸥们“翻飞盘旋、连声鸣叫”,老人却始终一动不动,海鸥们终于明白:老人已经永远永远地离他们而去,于是,在翠湖边上,它们为老人举行了一场特殊而感人的葬礼。哪些地方能够体现海鸥对老人的一片亲人般的深情呢?。

  B.“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上海龙凤1314  (1)师;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哪个词感受到的?

上海龙凤1314  (2)如学生说到“瞻仰”,理解瞻仰的意思。瞻仰指恭敬的看,一般指对伟人的尊敬,老人是伟人吗?(学生讨论汇报)

上海龙凤1314  (3)你能读出海鸥对老人这种亲人般的温情,还有对伟人的尊敬与爱戴吗?(指名读)

  C.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1)师:你体会了什么?(生发表意见)

上海龙凤1314  (2)师;好,同学们,闭上你的眼睛,现在你就是一只海鸥,把你最好的祁祷与祝福送给老人吧!(生闭上眼睛祁祷)

  师:睁开你们的双眼,把这份守灵时诚挚的感情读出来。(生有感情地齐读)

  (3)师:十多年了,几千个日子,老人每天都来,可有一天老人没来,第二天老人还是没来,直到第三天的时候,老人才步履蹒跚地来了。(音乐响起,画面是老人喂海鸥)喂海鸥的时候,他坐到了地上,身子弯成了弓一样的弧形。这3天,他只吃了一碗面,觉得好点了,就赶来看海鸥了。可这一看竟成了诀别了。同学们你们读16自然段描写海鸥的句子,老师读描写老人的句子。

上海龙凤1314  师:同学们很善于抓住重点词句,用心体会,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我们继续交流。

  D.“当我们不得不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1)师:这一段都值得大家好好体会,出示PPT:谁有信心读一读这一段。

  请一生读。

  (2)师范读,把“扑”字读成“飞”字,引导学生讨论行不行?(学生讨论汇报)

上海龙凤1314  (3)师:看来,这两“扑”含义很深,情意更重,写作时,用词要反复推敲,将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老师感动了,这里面的焦急、悲伤依依不舍是多浓的一份情感,生死都愿意相随。一只只海鸥扑过来,形成了一道(生接)白色旋涡。

上海龙凤1314  师:这是一场怎样惊心动魄,让人为之动容的葬礼,同学们再自由读一读这段,读出海鸥们一片深情。

上海龙凤1314  生自由读,再请两生到三生个体读,请生评价。

上海龙凤1314  师:读得真好,今天,老师把当时两张真实的照片带来了,(一张是排队瞻仰守灵时的照片,一张是海鸥“扑”过去的照片)出示PPT,师配悲伤小提琴曲《离开你的那一天》沉重解说:海鸥们站成两行,他们一动不动为老人守灵,在心里轻轻地呼唤着:“老人,生前你没有儿女,就让我们做你的儿女,让我们为你守灵,为你祁祷吧!老人的遗像不得不搬走了,海鸥们不顾一切的扑过来,大声鸣叫:不,不要搬走这张照片,让我们再看我们的亲人一眼,给他鞠个躬吧!”同学们,拿起你的书,我们一起再来有感情地读第16、17自然段。(生深情齐读)

上海龙凤1314  5.同学们用心想一想,究竟是什么原因会发生这样的意想不到?(生汇报)

上海龙凤1314  师:正因为老人生前对海鸥奉献出无私的爱,所以才会有海鸥意想不到的举动。(板书)看着这样悲壮的场面,这不禁又让我们想起老人精心喂鸟的情景(出示喂鸟画面)回读:

  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师:“节奏”是音乐的灵魂,谁知道节奏与什么有关?

上海龙凤1314  师:那老人喂海鸥的节奏是怎样的?

  生:老人喂海鸥的节奏也是时而快时而慢的。

上海龙凤1314  师:那老人喂海鸥为什么时快时慢?

  师:多由意思啊!表面上看来是海鸥依着老人的节奏在起起落落,而事实上是老人在依着海鸥的节奏边走边放。(指名读)

  海鸥来的多了,吃得快了,请你欢快地读读。(生①读)

  海鸥来得更多了,吃得更欢了,请你更欢快地读读。(生②读)

  海鸥吃得心满意足了,老人也放慢了速度,谁能这样来读读。(生③读)

上海龙凤1314  师:这起起落落的海鸥,翻飞的白色,谱成了一篇------(生:有声有色的乐谱)

上海龙凤1314  师:在这有声有色的乐谱里,你听到了什么?

上海龙凤1314  师:除了海鸥的声音你还能听到什么?

上海龙凤1314  师:你们又仿佛看见了什么?

  师:你们看到了那么多,听到了那么多,感受到了那么多,能不能把这段话读一读,先自己练练。谁想读:(指名读)

  师:十年来,每逢冬季来临,老人风雨无阻,,像照顾儿女一样,与海鸥相依相随,共同谱写着这首美妙的歌—学生读(变换成的诗,配以《致爱丽丝》音乐)?

  过渡:多美妙的一支歌呀!可如今却变成一首悲情的哀歌,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

  语文教学要“以读为本,读占熬头”,特别是阅读教学中,如果离开了声情并茂的朗读,只是理解内容,那样的阅读教学是残缺的。阅读教学一定要要以读代讲,以读悟情。课文中描写海鸥的句子写得非常生动传神,也十分感人。教学中我会将朗读和体会结合起来,在学生品味理解课文后适时指导学生朗读。特别是引导学生回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告别时的场面,来引导学生体会海鸥为什么为老人守灵,理解文中为什么用“扑”而不用“飞”。文本与生活的结合,会使学生很容易体会到海鸥对老人那深厚的情谊,很自然地通过朗读流露出来,加上采取不同方式的读(范读、指名读、引读、男生读、女生读、师生赛读,齐读)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真正达到以读代讲,以读悟情的目的。

  三、想象写话——深入品味老人与海鸥至死不渝的亲情

上海龙凤1314  1、师渡:是啊,老人的心里归牵挂的还是海鸥,海鸥们对老人也是依依不舍,我想,他们一定还有好多好多的话想向彼此倾诉,让我们一起来帮他们完成这个心愿吧!

  生想象写话:

上海龙凤1314  (1)假如你是一只老人曾经喂养过的海鸥,面对天堂里的亲人——老人,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2)假如你是天堂里的老人,回忆与“儿女们”海鸥相伴的一幕幕,面对悲痛欲绝的海鸥,你会对它们说些什么?

  2、生写,交流。

上海龙凤1314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意在引导学生在理解、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文字过程中,渗透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体会情感和人文价值,使语文课堂的“语文味”更浓些。引导学生超越文本,升华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悟,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主旨,引导学生从课文中体会到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的情意,让学生读懂作品,领悟真谛,通过超越文本的读书让学生变得智慧、变得美丽。

  四、拓展升华——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1、师:多么诚挚的语言,多么动人的情感,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故事感动了很多很多的人,后来,人们在翠湖公园里建立了一个雕塑(出示PPT),师解说:老人依旧满脸慈祥的笑容,周围,海鸥翩然翻飞,多么和谐的场面!同学们,这就是那位老人,让我们用最神圣的队礼向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老人表达出少先队员们最崇高的敬意!

  2、师:生活中,像老人一样爱护动物的人还有很多,有你,有我,有大家,我们现在来听一首歌:《丹顶鹤的故事》,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来关爱动物,都和动物和平共处吧!

  [设计意图]

上海龙凤1314  本环节的教学设计意在使学生用心灵颂读,用心灵倾听,用心体验,用心灵表达,“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使学生们带着收获,带着思考,带着信心,走向新的课堂,开始新的探索。

【《老人与海》教案范文集合七篇】相关文章:

老人与海鸥教案范文集合七篇01-02

老人与海鸥教案范文七篇11-27

老人与海鸥教案模板集合七篇12-30

老人与海鸥教案集合七篇12-23

《老人与海》教案集合七篇12-22

关于老人与海鸥教案范文七篇12-29

《老人与海》教案范文合集七篇12-28

有关老人与海鸥教案范文七篇12-05

老人与海鸥教案范文合集七篇11-16

有关老人与海鸥教案集合七篇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