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1314

初一语文《秋天》学案(鲁教版七年级选修学案设计)

发布时间:2016-1-21 编辑:互联网

 【目标定向】

上海龙凤13141、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 揣摩、品味优美的语言。

上海龙凤13143、 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背诵全诗。

上海龙凤13144、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限时预习】

上海龙凤13141、走进作者,了解作品,整理文学常识。

上海龙凤1314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标记生字,整理字词。

上海龙凤13143、朗读诗歌,仔细体会。

上海龙凤1314朗读指导:《秋天》这首诗通过描绘不同场景、画面,创造了一种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的氛围和神韵,表达诗人对秋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在诵读中把握、表现诗歌的这种情感,诗歌的朗读节奏有两种划分标准:按节拍划分和按意义划分。《秋天》可按意义标准划分朗读节奏。如: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4、秋天这首诗虽然不长,仅三节,但是很精粹,容量大,为我们编织了三幅绚丽多彩的秋景图:第一幅图             ,创造了一种清静、清远的氛围;第二幅图           ,蕴涵着淡而远、清而静的神韵;第三幅             ,写出了牧羊女似恋非恋的特殊眼神和微妙心理,表达出一种清甜的氛围。

上海龙凤13145、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找出相关词句。

6、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7、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好在哪儿? 

8、为什么“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这个比喻用得好? 

【小组展示】

上海龙凤13141、分配小组展示任务,组长组织检查讨论。

上海龙凤13142、小组展示,教师点拨讲解

3、组长检查组员掌握情况

【当堂检测】

一、基础知识

上海龙凤13141.本文作者        ,原名何永芳,四川万县人,现代诗人、评论家、散文家,主要从事文学研究和评论。主要作品:散文集《     》,诗集《     》,文艺论文集《关于现实主义》,小说戏剧集《刻意集》,与卞之琳、李广田的诗歌合集《     》。著名诗作有《生活是多么广阔》、《         》等。

2、字音字形

上海龙凤1314背篓(  )  鳊鱼(  ) 芦蓬(  ) 乌桕(  ) 肥shuo(  ) 清lie(  ) 枯he(  )

归bo(  )

3、选出下列对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

上海龙凤1314A、秋天栖息(停留,休息)在农家里。

上海龙凤1314B、秋天梦寐(梦想)在牧羊女的眼里。

上海龙凤1314C、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指果实又大又饱满)的瓜果。

上海龙凤1314D、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水清)了。

上海龙凤13144、结合加点的词语品析下面诗句。

⑴震落了清早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答:

上海龙凤1314⑵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答:

5、仿写句子

上海龙凤1314⑴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上海龙凤1314  春天                             。

上海龙凤1314⑵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春天                             。

上海龙凤1314⑶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上海龙凤1314  春天                             。

二、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廖阔了。

上海龙凤1314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

上海龙凤1314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呐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上海龙凤1314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1、 请用一句话概括本节的内容。

上海龙凤13142、 品读前两句,诗中所写景物烘托出怎样的氛围?对下文写人的活动有何作用?

3、 品读第四句,回答问题。

上海龙凤1314⑴把“流”改为“含”“传”可以吗?为什么?

上海龙凤1314⑵你对笛孔的“香与热”是怎样理解的?

4、积累关于秋的诗句。

 

王强

[初一语文《秋天》学案(鲁教版七年级选修学案设计)]相关文章:

1.语文版木兰诗导学案

2.汉语拼音教学案设计

3.木兰诗的学案

4.《谈中国诗》导学案

5.历史教学导学案论文

6.镶边与剪纸的导学案

7.木兰诗导学案及答案

8.《小学语文导学案编写要求》读后感

9.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论文

10.语文课堂教学案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