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1314

初中地理民族课件

时间:2021-06-11 12:05:49 课件 我要投稿

初中地理民族课件

  初中地理民族课件1

  【学习目标】

初中地理民族课件

上海龙凤1314  1.了解我国民族构成状况、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上海龙凤1314  2.了解我国的民族地域分布特点,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

  3.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学习重点】

  1.我国民族构成状况。

上海龙凤1314  2.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学习难点】

上海龙凤1314  1.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认识和理解。

  2.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认识和理解

  【学法指导】

  1. 预习时,基础知识用蓝笔标记,有疑问的或不能解决的用红笔标记,在课堂上认真学习。

  2.按要求积极互动,积极思考,展示规范,点评到位,大胆质疑。

  【知识链接】

上海龙凤1314  风俗习惯 少数民族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

上海龙凤1314  1、在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共同生活着 个民族,以 族人口最多,占 %,其他 个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占 %,少数民族中以 族人口最多。

上海龙凤1314  2、人口在500万以上的民族有哪些?

上海龙凤1314  3、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状况是: 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 部和 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和 地区。

  4、我国各民族分布具有 、 的特点。

上海龙凤1314  5、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 ,设立 。

上海龙凤1314  6、彝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

  我国最少的少数民族是 ;

  合作探究

  完成P17活动

  初中地理民族课件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上海龙凤1314  1.明白我国有56个民族。

上海龙凤1314  2.明白汉族人口占92%,其他55个民族占8%。

  3.明白人口在4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

  4.明白各民族的散布特点。

  5.懂得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新中国。

  6.懂得我国的民族政策:明白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尊敬少数民族的风俗适应。

  能力目标:

上海龙凤1314  1.初步学会阅读“中国民族散布”图,解释我国民族散布的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的散布地区。

  2.通过收集资料或调查解释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生活和生产的变化。

  情感目标:

  1.使学生认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为祖国的统一和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提高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认识,树立各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敬、团结友爱,共同保护祖国统一的观点。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是使学生在掌握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后,进一步认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中,汉族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少数民族约占8%。在其他55个少数民族中,百万人口以上的民族有18个。众多的民族在散布上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本节的重点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各民族散布状态及其特点。

  由于各民族团结协作,为缔造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关心学生认识和懂得我国的民族政策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内容。对我国的民族政策知识要求懂得,对其他知识要求识记。汉语(一般话和方言)、汉文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等内容可按照学校具体情况选讲。

  让学生学会阅读“中国民族散布”图,是本节重要的基础训练要求。通过使用图例、注记来辨认我国少数民族散布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散布地区,逐步提高阅读专题地图的技巧。

  教法建议

上海龙凤1314  1.教师在讲课前,能够先出示有关民族大团结的图片,先让学生明白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除汉族外,其他都是少数民族,各民族尽管人口数量不同,但在大家庭中都是平等的亲密兄弟。

上海龙凤1314  2.阅读“中国民族散布”图,通过图例先让学生熟悉我国的民族构成,接着再懂得民族的散布情况。在这个地点能够关心学生通过阅读“中国民族散布”图,认识我国民族散布集中、分散和杂居的现象,最后来再归纳出特点。

上海龙凤1314  3.讲述我国的民族政策时,能够先让学生明白民族政策的基础内容。接着,通过展现教师搜集来的具体事实、照片、图表,解释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少数民族生活和生产的变化。或者能够让学生自个儿在课前搜集资料,但目标都是为了关心学生认识履行民族政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教材中的选学内容“各民族的语言文字”,能够增加学生对各民族语言、文字的懂得,会引起学生特别大兴趣。首先,先让学生明确语言和文字是两个概念。有些民族只有自个儿的语言而没有自个儿的`文字,有的民族(如汉族)语言分为多种方言,但文字只有一种。汉族一般话是我国汉族普遍使用的共同语言,现如今全国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时,都已普遍运用。教材中“我爱中国”的汉、蒙、藏、维、哈、朝、彝、壮八种民族文字的写法,能够让学生视察一下,教师还能够让学生视察人民币纸币上的文字,以加深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认识。

上海龙凤1314  5.教师能够按照各自的情况,给学生放映一些有关少数民族生活的幻灯、录像、电影等。教师还能够有计划地组织参观活动,如参观民族风俗展览等,还能够组织学生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活动。社会调查是一种重要的课外教学活动。收集图片、实物、录音、录像等对丰富学生课外教学生活,扩大知识领域,培养情趣,增加对国情的懂得是一项特别有意义的活动。教师要注意使课内与课外地理教学活动紧密结合,以加强地理教学的实践性。

  教学设计示例

  课题:中国的民族

  重点:我国的民族政策和主要少数民族的散布。

  难点:我国的民族政策。

  教学过程:

  〔引入〕:出示图片“民族大团结”。在我们社会主义大家庭中,除了汉族外,还有许多兄弟民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民族。

  〔练习〕:请学生画出“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扇形图(汉族占总人口的92%,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

  〔讲解〕:大家一起回想一下在历史课上讲过的故事:19世纪我国云南的少数民族抗击法军的英勇事迹和广西的少数民族在抗日战争时期,英勇抗击日寇的侵占,为抗日战争的成功做出了贡献。这些事例都解释了各民族人民共同抵抗阶级压迫和外来侵占,共同缔造新中国,为祖国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做出了贡献。

上海龙凤1314  〔提问〕:视察“中国民族散布”图,考虑问题:

  (1)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区(按地理方位)。

  (2)找出居住在五个自治区的主要少数民族和居住在云南、黑龙江、吉林省的主要少数民族。

  学生总结归纳后,教师概括。

上海龙凤1314  〔讲解〕:各民族的散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其中汉族主要散布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散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

  〔讨论〕:教师出示以下资料:

上海龙凤1314  (1)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增长情况

  (2)我国在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区履行区域自治,先后成立了内蒙古、新疆维吾尔、广西壮族、宁夏回族、西藏等五个自治区。还在部分地区成立了自治区、自治县、民族乡等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3)在我国,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个儿的语言文字的自由。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30多个民族有自个儿的文字,他们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通信联系、学习、出版以及社会交往中,能够自由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上海龙凤1314  (4)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个儿的风俗适应的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国家爱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学生按照以上的资料,分组讨论我国的民族政策有哪些具体措施以及在民族政策的治理下,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状态。

  〔讲解〕:我国的民族政策:

上海龙凤1314  (1)各民族一律平等。

  (2)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保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

  (3)国家关心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发展。

  (4)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点履行民族区域自治。

  (5)各民族有使用自个儿的语言文字和保持自个儿的风俗适应的自由。

  〔录像〕:放录像: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风俗适应。

  〔讲解〕:各民族都有自个儿的风俗适应、文化艺术和传统的体育活动,有的还信仰宗教。我国宪法中规定了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个儿的风俗适应的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国家爱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总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平等互助,亲密团结,为国家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昌盛做出了资力的贡献。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中国的民族

  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上海龙凤1314  1.我国有56个民族

  2.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建设新中国

  3.各民族的散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二、我国的民族政策

  三、尊敬各民族的风俗适应

  探究活动

  收集资料组织一次展览,解释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居民生活的变化。资料的收集由学生来完成,能够是文字、图片、录像,类型不限。

【初中地理民族课件】相关文章:

初中地理的课件04-19

初中地理美洲课件04-19

初中地理自转课件04-18

初中地理地图课件04-18

初中地理印度课件04-19

初中地理《北京》课件04-18

初中地理课件06-11

初中地理中东课件04-19

初中地理巴西课件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