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1314

音乐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时间:2022-10-17 17:30:34 教案 我要投稿

音乐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通用10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音乐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通用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音乐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通用10篇)

  音乐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上海龙凤1314  这首《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优秀的二声部童声合唱歌曲,歌曲曲调优美抒情,娓婉动听,富有诗情画意,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划着双桨、轻舟前驶的情景。

  二、教学目标:

上海龙凤1314  1、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以欣赏为主线,引导学生感受歌曲轻快、优美的情绪。

上海龙凤1314  2、引导学生用能够用饱满的情绪、优美亲切的声音,富有感情地演唱。

上海龙凤1314  3、通过听、想、说、唱、动等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1、体验旋律的美感,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上海龙凤1314  2、引导学生有感情演唱。

  四、教学难点:

上海龙凤1314  1、掌握○×××弱起乐句的演唱(及时、准确)。

上海龙凤1314  2、把握音准、节奏的准确

  五、教学准备:

  电子琴、挂图、录音机。

  六、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1、教师弹奏影视音乐。师生问好:上课!等一下老师要弹(吹)奏几段乐曲,请同学们仔细听,猜一猜是什么乐曲。

  师:弹奏乐曲《大风车》、《西游记》、《红星歌》和《猪八戒背媳妇》各小段。

  生:即兴的随音乐演唱、做动作。

上海龙凤1314  师:边弹边问师生互动,学生齐声回答。

  师:看来你们都很熟悉啊!是在电影和电视剧里听到的吧!

  生:齐声说:是!

  师:是的!刚才这几首乐曲都归属于影视音乐。影视音乐:简单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为电影节目和电视节目服务的音乐。它分为歌曲和器乐曲两种。其中歌曲分为主题歌、插曲和片尾曲。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影视音乐的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寓教于乐】

  1、介绍曲词作者。

上海龙凤1314  2、介绍歌曲背景。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电影《祖国的花朵》的插曲,当时影片的画面是:北京市一小学的五年二班,被评为最优秀的班级。为了庆祝同学们来到北海公园划着小船,微风吹过脸庞,柳树在随风摇摆,美丽的白塔倒映在水中……多美的景色,就在这时音乐响起,把整个画面推向了高潮。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来聆听一下这优美的旋律,想像一下,仿佛自己真的来到了北海公园,划着小船,微风吹过……(教师播放录音范唱,要求学生即兴的随音乐做动作。)

  3、初听歌曲,设问:好!听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旋律高低起伏很优美、抒情!歌曲非常好听、听到了歌曲我仿佛真的划着小船。)

上海龙凤1314  4、学唱歌曲,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很优美的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的第一段。学唱曲谱。在学唱之前,我们要解决一个难点,就是歌曲的弱起部分。弱起:强拍处有空拍而且在最开头(从弱拍或次强拍起的小节)或称为不完全小节。

  (1、)学唱0XXX弱起小节

  (2、)唱第一乐段旋律,引导学生用有强弱变化的声音演唱。(教师弹琴反复教唱,并及时纠正学生在演唱时出错的乐句,使之改正直到教会为止。)

上海龙凤1314  (3、)完整演唱歌曲旋律。

  (4、)学唱二声部合唱。教师弹琴反复教唱,并及时纠正学生在演唱时出错的乐句,使之改正直到教会为止。

上海龙凤1314  (5、)加入歌词。

  (6、)融入自己的感情再来唱一遍!老师感觉歌曲的情绪还应该更优美,抒情。希望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自分小组用你最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歌曲,下面开始。(教师巡视指导,要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保持住激情。)

  【创编表演】

上海龙凤1314  师:老师感觉歌曲的情绪还应该更优美,抒情。平时啊!我们的音乐课,同学们的表现形式都很独特,创新。这首歌曲可不可以用你喜欢的形式来表现一下你对歌曲的理解哪!(教师巡视指导,要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保持住激情)

  小组汇报表演:

上海龙凤1314  师:好!老师看你们做的都很认真,表现形式也很有新意!下面请同学们汇报表演。哪个小组先来。(教师及时点评和学生互评)

  【完美结课】

  1、下面请大家来说说,我们都学到了那些?

  2、最后啊!请同学们欣赏老师收集的一些影视作品。(教师播放影视录音,学生聆听,即兴的随音乐演唱、做动作)

  【教案反思】

  通过本课的教学,让我感触颇多。我,课本,教学参考,学生,我们之间的对话还有问题,更多的是自己的问题,以后,每一课都要精心准备,用心上,还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做好每一个细节开始,细节决定教学的成败!

  音乐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并唱一唱这首歌。

  能力目标:重点理解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

  知识目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教学准备:

  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上海龙凤1314  一、引入课题。

  可以制作课件,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对美好童年的向往。

  二、学习课文。

  1.教师范读。

上海龙凤1314  2.学生自读课文。

  3.学生范读课文。

上海龙凤1314  4.学生质疑。

  5.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在优美舒缓的旋律中,边读课文边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上海龙凤1314  三、学习生字。

上海龙凤1314  出现了两个生字,教学时注意字型的写法,可采用换部首的方法记字。如:奖桨愉偷,通过换部首,使学生区分行近字;桨的右上角是夕,不要多写一点。

上海龙凤1314  补充词语:迎面愉快欢乐幸福安排。

上海龙凤1314  注意:凉爽的爽的写法。

  第二课时

上海龙凤1314  一、学唱歌曲。

上海龙凤1314  在学习课文时,可以与音乐课整和,让学生先欣赏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这首歌的基调是欢快的,表达一种愉快的心情。采用小声跟唱,教师领唱,学生领唱等多种形式,最后进行表演唱,小合唱,独唱等形式的竞赛,以达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歌感情的目的。

上海龙凤1314  二、活动。

上海龙凤1314  可事先布置收集各类学生活动的照片,如:大队会春游比赛等。通过补充,加深理解童年生活是多么幸福,快乐。

  板书设计:

  让我们荡起双桨

  愉快生活快乐学习

  热爱祖国

  音乐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歌词内容,懂得生活在社会主义祖国的幸福,加深对党的热爱之情。

上海龙凤1314  2.能读准生字的字音,理解生词意思,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了解课文三次出现“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凉爽的风”的作用。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唱这首歌,加深对歌词的理解。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诗句的理解,体会歌词表达的感情。

  教学难点

  歌词意思较含蓄,学生对当时的时代背景缺乏了解,体会歌词有一定难度。

  课前准备

上海龙凤1314  可准备这首歌的磁带。

  教学时间

上海龙凤1314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背景,减轻难度

上海龙凤1314  在学本课前可安排看《花儿朵朵》这部电影,因为学生和大多数青年教师对这首歌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不太了解的,所以老师也有必要给学生补上这一课。在此基础上可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向学生介绍一下60年代《花儿朵朵》这部电影及这首歌在少年儿童中广泛学唱的情景,以及在党的关怀下,少年儿童过着幸福、自由美好的生活。少年儿童那种对党、对社会主义热爱的纯真感情,恐怕现在的孩子是难以理解的。

  二、加强自学,培养能力

上海龙凤1314  本课是阅读课,要以自学为主,要以文为例结合本单元教学重点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和句子,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方法。

上海龙凤1314  如:预习本课时,可通过查字典理解自己不懂的词语,如:荡——摇动;尽情——尽:在词典中有五种解释,可让学生练习据词定义的方法选字意。先了解“尽情”一词意思,是讲尽量满足自己情感,无拘无束,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个词的意思是指少年儿童充分享受欢乐,无拘无束。然后在5种解释中再确定字意。

  又如:在理解诗句时要紧紧围绕课后问题进行引导,训练学生对句子理解进而达到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既学到语文知识又进行思想教育的目的。

上海龙凤1314  课后提出“课文三次出现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凉爽的风”,表达了“我们”什么样的心情?

上海龙凤1314  这个问题贯穿了全文,而每次这句话的出现肯定所表达的感情是不同的,那么就要引导学生逐层体会,可提出辅助思考题:

上海龙凤1314  (一)第一次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它表达了“我们”什么感情?

上海龙凤1314  第一次是在写他们在北海公园划船时,看到公园周围美丽景色迷人,此时他们心情很愉快,因此这时小船轻轻飘荡表达了他们愉快心情。但此时学生的理解还只是初步的,还不深入,老师可根据学生回答再引申深入学习。

  刚才你们说了,是在“我们”划船时很高兴,可诗中没用“划”,用的是哪个词?“荡”是什么意思?这里为什么作者不用“划”而用荡?表达了少年儿童什么心情?

  “荡”是摇动,摆桨,在课文中联系下文可以体会出“我们”在划船时用力摇动双桨的愉快,投入的感情,与一般的划不一样。

  接着可以再问:刚才同学们讲了“我们”看到周围景色很美,找出这样的句子读读。体会:作者是直接写白塔的`吗?从这你还感到了什么美?(这里水清,能照出白塔倒影,很美。)作者在这里是只写景色美吗?想想“我们”为什么会如此高兴,只因景色美吗?(是因为我们能生长在这风景如画的环境中,心情舒畅,所以就会感到周围一切更加美好,因此这里写景是衬托出儿童生长在幸福美好的乐园中的愉快心情。)接着引导学生读出此时幸福、愉快的语气。

  接着学习第二自然段时,还可以运用刚才提的问题,读书思考。

上海龙凤1314  (二)第二次这句话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表达了“我们”什么感情?

  (这次是当“我们”看到胸前飘扬的红领巾时,水中鱼儿也好像望着我们,偷听我们歌唱时出现的这句话,表达了“我们”那种幸福自豪感。)

  “太阳”一词只是写天上的太阳吗?这里指谁?“阳光”是指天上的太阳洒下的光芒吗?这问题很可能答不出来,因为他们远离那个时代,老师可以告诉他们,60年代,我们把党比作“太阳”,因为党是中国人民的引路人,人民都跟着党走,特别是少先队员是党的接班人,因此用“红领巾迎着太阳”一方面是说在阳光下红领巾更鲜艳,另一层意思是说少先队员在党的指引下听党的话,跟党走。“迎着”在这里是“向着”的意思,也就是“跟着”的意思。“阳光”指党的温暖,洒在海面上,使“我们”都能沐浴党的关怀。

  这段中哪句最能表达出“我们”那种自豪感?找出读读,说说为什么?

  (“水中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这句最能表达“我们”的自豪感。为什么呢?因为鱼儿是不会听,也不会看“我们”如何如何,在这里作者把鱼也写得像人一样懂得“我们”的心情,它们在水里是最自由的,可连它们都羡慕起“我们”来了,向往我们的美好生活,那么,我们能不自豪吗?)

上海龙凤1314  因此这时再次出现“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不仅写出我们心情愉快,还表达出我们少年儿童在党的阳光雨露沐浴下幸福成长的自豪感。带着这种感情读这节。

上海龙凤1314  最后用同样的思考题初学第三自然段。当学生回答出:这次是在“我们”学习之余,尽情享受快乐时,并在思考是谁给了我们幸福情况下出现的这句。但表达了什么感情,恐怕学生一下子不会体会很深,老师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找到答案。思考题如下:①“尽情”是什么意思?我们为什么能尽情欢乐?②“安排”是什么意思,联系上文想想,是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呢?

上海龙凤1314  (引导学生理解到:“尽情”就是无拘无束,尽量抒发,满足自己感情。课文中是说“我们”在课余能在这风景如画的地方充分享受美好生活,联系上文不难理解,是党给我们带来了幸福,创造了美好的今天。那么在这时就会油然而升,产生一种对党的热爱之情,因此最后一次出现这句话,当小船轻轻地、自由自在地在水面飘荡,凉爽的风吹来使我们感到舒畅、同时会对党对祖国产生深沉的热爱之情。接着指导学生带着这种感情读第3自然段。最后,以不同语气读出每次出现这句时所表达的不同的思想感情。)

  音乐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上海龙凤1314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唱歌曲。

  2、认识本课10个生字。

  3、感受课外生活的丰富多彩和美好,懂得珍惜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

上海龙凤1314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唱歌曲。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

  教学难点:

  感受课外生活的丰富多彩和美好,要珍惜幸福生活。

  教学准备:

上海龙凤1314  课件、歌曲、小黑板、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上海龙凤1314  一、激趣导入

上海龙凤1314  师:请同学们先和老师一起看屏幕,屏幕里的景色美吗?看着美丽的景色,老师还想防首歌。我们一边欣赏美丽的景色,一边听好听的歌。好吗?

  师:这首歌美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一学,让我们荡起双桨,这课文,这首歌。(板书:让我们荡起双桨)

  师:看到这个题目,我们可以尽情想象:迷人的环境,美丽的季节,放松的身心,欢乐的时光,欢声笑语……同学们会想到什么?

  生:海面、划船、双桨、蓝天

  师:同学们,刚才的歌曲好听吗?

  生:好听。

  师:你想学吗?

  生:想。

上海龙凤1314  师:谁知道,要想学会一首歌,你得先学什么?谁知道?

上海龙凤1314  生:调、曲子、歌词

  师:对拉。歌词。同学们,这首歌这么好听,我们又想把它学会。走,我们现在就去快乐读书屋。(板书:快乐读书屋)请同学们轻轻的把书打开到19页。

  二、指导阅读

上海龙凤1314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尽量看汉字读,多读几遍,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读。

上海龙凤1314  生:初读课文。

上海龙凤1314  师:同学们爱读课文的过程中,一定有不认识的字吧?

上海龙凤1314  生:没有、有。

  师:老师想问问,当你遇到不认识的字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

上海龙凤1314  生:我是看拼音认识的、我是先圈画出来。在看拼音。

上海龙凤1314  师:大家说的办法都不错,现在就请同学们在读一边课文,圈画出来我们认识的字。开始吧!

  生:读课文,圈画生字。

  师:同学们圈画的字,你们都认识了吗?(认识啦)好,现在老师就考考你。(出示小黑板)

  师:快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出示生字卡片)

  生:生字卡片。

上海龙凤1314  师:同学们猜猜,老师想用卡片和大家玩点什么?

  生:开火车。

  师:现在我们已经把不认识的字都认识了,同学们在读时就应该,更流利、更有感情对吗?请你试着有感情的读一读。

上海龙凤1314  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上海龙凤1314  师:请同学们到课文中,找一找你们不懂的地方,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听听别人的看法。

  生:小组合作交流。全班汇报。

  师:接下来。我们要举行个小竞赛,过的优胜的小组,每人得到一朵掉红花。要求:同学们在小组里选一名同学参加比赛。

  生:轮流到黑板前表演。

上海龙凤1314  师:请大家一起课文。

上海龙凤1314  师:下组合作试背歌词。

  三、学唱歌曲。(课件演示)

  四、教师。

上海龙凤1314  快乐的生活用云伴随着同学们,也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永远荡起快乐的双桨,就让我们在着美妙的音乐中走出快乐读书屋,结束这课。好,下课。(播放歌曲)

  音乐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并解题

  1.谈话

上海龙凤1314  同学们,你们喜欢到公园或郊外去玩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课,就是描写的北京小朋友在北海公园荡舟游玩的情形。

  2板书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

上海龙凤1314  教学生字:荡、桨

上海龙凤1314  荡:(指名拼读生字,要求读准后鼻音dang)

上海龙凤1314  桨:(提醒读准三拼音节jiang)

  荡起双桨:划船时同时划动两条桨拍击水面。

  二.读课文

上海龙凤1314  1.播放课文录音。

上海龙凤1314  2.借助汉语拼音自学课文。

上海龙凤1314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全文。

  (2)卡片正音。

上海龙凤1314  推开  波浪  环绕  红墙

  凉爽  洒   悄悄地 功课

上海龙凤1314  (提醒学生读准这几个字:浪 lang 边音;爽 shuang 翘舌音;洒 sa 平舌音)

上海龙凤1314  三、细读课文

上海龙凤1314  1.细读第一小节。

上海龙凤1314  (1)指名读课文。

  这一段共有几句话?

  (2)理解诗句意思。

  “让我们荡起双桨”,开头这样写有什么作业,表示什么意思?(开头点题,表示“我们”正在划船)

  “推开”本来是人的动作,课文写船儿推开是什么意思?(课文这样写既表明船儿慢慢地行进在平静的水面上,又体现了文中小朋友轻轻荡舟的欢快情趣。)

  第一、二行写出了怎样的情景?(第一、二行写了一个晴朗的早晨,小朋友们在北海公园平静的水面上荡舟游玩的欢快情景)

  他们在水面上荡舟看到了什么?(指名读第三、四行)

上海龙凤1314  “湖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这两句话描写了北海公园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色彩?(这两句话描写了北海公园的湖面、塔、树、墙,这些景物有的白,有的绿,有的红)

  “四周”是什么地方的四周?为什么用“环绕”?(四周是湖面的周围,因为绿树红墙在湖面的周围,所以用“环绕”)

  对照图画,读读诗句,说说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体会所见景物的美丽)

  (3)指名读第五、第六行。

上海龙凤1314  正当小朋友们欣赏美景之时,小船有是怎样的状态呢?(小船儿轻轻飘荡)

上海龙凤1314  指名边用手势演示,边比较“轻轻飘荡”与上文的“推开波浪”有什么不同?(“推开波浪”表明小朋友们在划桨,小船儿在行进;“轻轻飘荡”表明小朋友们停止划桨,任小船儿在水面上慢慢飘动)

上海龙凤1314  小朋友们为什么停止划桨呢?(因为小朋友们被湖面的美景迷住了)

  (4)指导朗读。

  小朋友们在悠闲自在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一段?(轻声和赞美的语气)

上海龙凤1314  指名读,集体读。

上海龙凤1314  (5)小结并板书:倒映  环绕  (欣赏)

  2. 细读第二小节。

  (1)指名读第二小节。

上海龙凤1314  (2)理解诗句意思。

  “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这两行中的“红领巾”指什么?(“红领巾”指少先队员,因为它是少先队员的标志)

  人们常用“太阳”来比喻什么?(人们常用“太阳”来比喻中国共产党)

  “红领巾迎着太阳”是什么意思?(意思是少先队员心向着共产党)

  “阳光洒在海面上”仅仅是洒在海面上吗?(也洒在少先队员身上)

  “阳光洒在海面上”,洒在少先队员身上是什么感觉?(洒在海面上,一片光亮,洒在少先队员身上,他们感觉到温暖)

上海龙凤1314  诗中“太阳”比喻中国共产党,体会一下这一句又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呢?(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带来了光明和温暖,正哺育少先队员茁壮成长。)

上海龙凤1314  “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悄悄的听我们愉快唱歌。”鱼儿真的在望着小朋友,听他们唱歌吗?为什么他们会有这种感觉?(鱼儿不会真的望着他们。听他们唱歌,而是他们感到在中国共产党的哺育下无比快乐,无比幸福,就觉得鱼儿都在羡慕他们)

  (3)指导朗读。

  小朋友们心情怎样?(高兴,自豪)

上海龙凤1314  我们应该怎样读?(应该以欢快的语调,读出自豪的感情)

  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4)小结板书:迎  洒  望  听  (唱歌)

  3. 细读第三小节。

  (1)齐读第三小节。

上海龙凤1314  (2)理解诗句意思。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尽情欢乐”是怎样的欢乐?(很尽兴地玩耍观赏,或者说想怎样乐就怎样乐)

  在旧社会小朋友们能不能这样欢乐?为什么?(不能,因为旧社会人民受压迫剥削,小孩子连饭都吃不饱,衣服都穿不暖,哪能尽情地欢乐呢)

  “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这里的“谁”指什么?(指社会主义国家)

  诗中说的小朋友是不是真的不知道是社会主义国家祖国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不是)

上海龙凤1314  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问“伙伴”呢?

  (这样明知故问,更能表达他们对祖国的感激之情)

上海龙凤1314  (3)指导朗读。

  读第一、二行时要用陈述语气,读出欢快的情感。读第三、四行时,语调要突然、轻,好像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似的,提醒伙伴注意。“谁”要重读,“幸福生活”语调要上扬。

  教师范读,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上海龙凤1314  (4)小节并板书:问  谁安排  (感激)

上海龙凤1314  三、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课文

  3.组词

  荡( ) 浆( ) 推( ) 浪( )

上海龙凤1314  汤( ) 桨( ) 堆( ) 狼( )

  音乐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上海龙凤1314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想象说出诗歌描绘的情景。

  2、学会课文中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文中的“红领巾”,“阳光”等词语的含义。

  3、理解诗歌内容,理解“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 感受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诗歌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想象说出诗歌描绘的情景。

  难点:

  理解“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 教学评价设计:

上海龙凤1314  1、采用多种方式教学,让学生轻松、易懂的掌握知识。例如:分组朗读比赛,这样不但让学生逐步熟悉课文,也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 。

上海龙凤1314  2、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海龙凤1314  3、以学生为主,老师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例如: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如朗读、默读课文时,学生自主发现错误,并由其他成员解决,达到互补互促,共同提高。

  4、举一反三,当堂掌握。

  四、教与学的准备:

上海龙凤1314  学生:完成预习单。(见后附件1)

  教师:

  1.教学课件

  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五、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上海龙凤1314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导课

上海龙凤1314  1、同学们,你们喜欢到公园或郊外去玩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首诗,写的是北京小朋友在北海公园荡舟游玩的情形。它是电影《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不但有优美的旋律,更有着诗一般的歌词。它的词作者,就是人称“词坛泰斗”的著名词作家乔羽。1955年,乔羽为电影《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创作了不足200字的歌词,从此,这首歌广为流传,打动了几代儿童的心。(媒体播放歌曲)

上海龙凤1314  2、介绍北海:(出示北海公园图片)

  在北京故宫西北侧,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园林之一,是首都北京的游览胜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海不是真正的海,只是一个较大的湖。

上海龙凤1314  3、板书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

  荡起双桨:划船时同时划动两条桨拍击水面。

上海龙凤1314  板书课题时可以学生字:浆

上海龙凤1314  (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

上海龙凤1314  1、检查预习,巩固识字:(媒体出示生字词)

上海龙凤1314  之前老师已经布置了大家,预习课文生字词,读准字音。下面检查大家的预习情况。 双桨 白塔 四周 环绕 红墙 轻轻 洒在 悄悄 愉快 安排 凉爽

  2、请大家打开课本,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歌的歌词。

  2、第一次读课文,我们要完成哪三个任务呢?

  (①自己把课文默读一遍,有不认识的字用笔做好记号;②和学习伙伴一起用有效的方法解决不认识的字;③和学习伙伴一起读一遍课文。)

  3、那就让我们在歌声中完成它们吧!(多媒体播放此曲,生自主合作读文,完成三个任务)。

上海龙凤1314  4.进行朗读课文接力赛,选择自己读得最好的部分读一读,赛一赛。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三)精读感悟,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上海龙凤1314  1、细读第一小节。

  (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完成填空。

上海龙凤1314  ( )在( )干什么?

  2、下面就让我们荡起双桨,划进美丽的北海公园。接着教师伴随音乐范读,生边听边想象:自己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再指名读,结合读,引导感悟:

上海龙凤1314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1)、小朋友们来到北海,划船时心情怎样?联系生活加深体验。

上海龙凤1314  (2)、小船儿是怎样“推开”波浪的?轻轻的、重重的?做做动作加深体悟。

上海龙凤1314  “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上海龙凤1314  (3)、这两行描写了北海公园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色彩?

上海龙凤1314  (这两句话描写了北海公园的湖面、塔、树、墙,这些景物有的白,有的绿,有的红) 完成填空:白色的( ) 红色的( ) 绿色的( ) 蓝色的( )

  (4)、“四周”是什么地方的四周?为什么用“环绕”?

  (四周是湖面的周围,因为绿树红墙在湖面的周围,所以用“环绕”)对照图画,读读诗句,说说自己的感受。

上海龙凤1314  (引导学生体会所见景物的美丽。感受白塔高大雄伟, “环绕”一词所体现绿树之茂密、红墙之绵长。)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上海龙凤1314  (5)、正当小朋友们欣赏美景之时,小船有是怎样的状态呢?(小船儿轻轻飘荡)指名边用手势演示,边比较“轻轻飘荡”与上文的“推开波浪”有什么不同?(“推开波浪”表明小朋友们在划桨,小船儿在行进;“轻轻飘荡”表明小朋友们停止划桨,任小船儿在水面上慢慢飘动)

  (6)小朋友们为什么停止划桨呢?(因为小朋友们被湖面的美景迷住了)

  3、指导朗读。

  小朋友们在悠闲自在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一段?(轻声和赞美的语气)指名读,集体读。

上海龙凤1314  (四)、指导背诵.

上海龙凤1314  根据挂图,指导背诵第一小节。

上海龙凤1314  相机板书:荡起双桨 推开波浪

上海龙凤1314  (五)、教学生字:

上海龙凤1314  1、找出课文中左右结构的字。板书:“塔、墙、洒、悄、愉 、排”指名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形。(主要引导学生用熟字记生字)如: “消”记“悄” 、“西”记“洒” 、“不”记“环” “塔”和“墙”,指导分析字形结构。 (注意“墙”和“排”的笔顺)

  2、指导书写。

  3、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注意学生写字姿势。

上海龙凤1314  (六)、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两遍并背诵课文第一小节。

  2、完成《习字册》上学过的生字。

上海龙凤1314  板书: 让我们荡起双桨

  第二课时

上海龙凤1314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上海龙凤1314  (三)、学习课文第二段:

上海龙凤1314  绿树红墙,碧波荡漾,小船儿在水中轻轻飘荡,此时少先队员们在干些什么?心情怎样呢?让学生自由读第二小2节并体会。

  1、指名学生朗读第二段。

上海龙凤1314  ①提问这一段又描写哪些景物?(阳光、小鱼)

  ②“红领巾”是谁?(“红领巾”指少先队员,因为它是少先队员的标志)

上海龙凤1314  ③师范读“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生联系生活想象此时情景。

  人们常用“太阳”来比喻什么?

  (人们常用“太阳”来比喻中国共产党)

上海龙凤1314  “红领巾迎着太阳”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少先队员心向着共产党)

上海龙凤1314  “阳光洒在海面上” 那此时的“阳光“又代表什么?

上海龙凤1314  (“阳光”既是写实,又喻指党和人民对少年儿童的关怀。)

  仅仅是洒在海面上吗?

  (也洒在少先队员身上)

上海龙凤1314  “阳光洒在海面上”,洒在少先队员身上是什么感觉?

上海龙凤1314  (洒在海面上,一片光亮,洒在少先队员身上,他们感觉到温暖)

  诗中“太阳”比喻中国共产党,体会一下这一句又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呢?

上海龙凤1314  (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带来了光明和温暖,正哺育少先队员茁壮成长。)

  ④、想象我们此时会唱些什么歌?角色体验:现在,同学们就是水中的鱼儿,为什么会悄悄望着我们?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鱼儿真的在望着小朋友,听他们唱歌吗?为什么他们会有这种感觉?

  (鱼儿不会真的望着他们。听他们唱歌,而是他们感到在中国共产党的哺育下无比快乐,无比幸福,就觉得鱼儿都在羡慕他们,这是一种拟人的写法)

  2、指导朗读。

  小朋友们心情怎样?(高兴,自豪)我们应该怎样读?(应该以欢快的语调,读出自豪的感情)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上海龙凤1314  3、小结板书:迎着太阳 愉快歌唱

上海龙凤1314  (四)、学习课文第三段

上海龙凤1314  孩子们在尽情玩耍,此时想到些什么?再自由读3节体会。

上海龙凤1314  1、从文中哪一句看出划船时间?

上海龙凤1314  2、理解诗句意思。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尽情欢乐”是怎样的欢乐?

  (很尽兴地玩耍观赏,或者说想怎样乐就怎样乐)

上海龙凤1314  在旧社会小朋友们能不能这样欢乐?三毛能像少先队员们那样自由自在地划船吗?海娃呢、张嘎子呢?为什么?

上海龙凤1314  (不能,因为旧社会人民受压迫剥削,小孩子连饭都吃不饱,衣服都穿不暖,哪能尽情地欢乐呢)

上海龙凤1314  3、小结并板书:做完功课 尽情欢乐

  “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这里的“谁”指什么?

  (指中国共产党)

  诗中说的小朋友是不是真的不知道是共产党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

  (不是)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问“伙伴”呢?(这样明知故问,更能表达他们对祖国的感激之情)

  4、指导朗读。

上海龙凤1314  读第一、二行时要用陈述语气,读出欢快的情感。读第三、四行时,语调要突然、轻,好像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似的,提醒伙伴注意。“谁”要重读,“幸福生活”语调要上扬。教师范读,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5、小结并板书:谁 安排 幸福生活?

上海龙凤1314  6、课文中三小节末尾两行内容都相同,他们反复出现起什么作用呢?

  (这在歌词中叫做副歌,在写法上称为反复。表明小朋友们陶醉在欢快愉悦之中,他们忘记了划桨,任小船飘荡,只感到一阵阵凉风拂面)

  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一、指导背诵

上海龙凤1314  第二小节"迎、洒、望、听"用高兴和自豪的语气朗读。

  第三小节"问、谁安排"用感激的语气朗读。

上海龙凤1314  同桌互背练习。

  二、歌曲欣赏《让我们荡起双桨》

上海龙凤1314  播放歌曲、闭眼想象,孩子在北海公园,夕阳下游玩的欢乐情景。

  三、教学生字:

  1、板书:“周”,指导分析字形结构。

  2、指导书写。

上海龙凤1314  3、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注意学生写字姿势。

  四、作业:

上海龙凤1314  1、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全文。

  2、完成习字册上学过的生字。

  3、填空

上海龙凤1314  (1).“红领巾迎着太阳”一句中的“红领巾”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一句中的“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照课文写一句拟人句。

  教学板书

  1.让我们荡起双桨

上海龙凤1314  荡起双桨 推开波浪

上海龙凤1314  红领巾 迎着太阳 愉快歌唱

上海龙凤1314  做完功课 尽情欢乐

  谁 安排 幸福生活?

  教后反思:

  教学中我从整体到具体,再回到整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读”贯穿始终,这样既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又给下节课做了很好的铺垫。所以我相信这节课学生能够在正确、流利、感情的朗读的基础上,使学生陶醉,产生共鸣,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党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童年的时光,热爱生活,努力学习。

  音乐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篇7

  教学要求:

上海龙凤1314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并唱一唱这首歌.

上海龙凤1314  2重点理解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

  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教学重点:

上海龙凤1314  重点理解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教学准备:

  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浆》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上海龙凤1314  一、引入课题

  可以制作课件,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对美好童年的向往.

上海龙凤1314  二、学习课文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读课文

  3学生范读课文

  4学生质疑

  5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在优美舒缓的旋律中,边读课文边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三、学习生字

  本文出现了两个生字,教学时注意字型的写法,可采用换部首的方法记字.如:奖浆愉偷,通过换部首,使学生区分行近字;

  浆的右上角是夕,不要多写一点.

上海龙凤1314  补充词语:迎面愉快欢乐幸福安排.

  注意:

  凉爽的爽的写法.

  第二课时

  一、学唱歌曲

  在学习课文时,可以与音乐课整和,让学生先欣赏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浆,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着首个的基调是欢快的,表达一种愉快的心情。采用小声跟唱,教师领唱,学生领唱等多种形式,最后进行表演唱,小合唱,独唱等形式的竞赛,以达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歌感情的目的。

上海龙凤1314  二、活动

  可事先布置收集各类学生活动的照片,如:大队会春游比赛等。通过补充,加深理解童年生活是多么幸福,快乐。

  板书设计:

  让我们荡起双浆

  愉快生活

  快乐学习

  热爱祖国

  音乐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篇8

  教学目的:

上海龙凤1314  1、通过学习本歌曲,能够用情绪饱满、优美亲切的声音演唱。

上海龙凤1314  2、培养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使学生感觉到生长在社会主义祖国无比幸福。

上海龙凤1314  3、指导学生唱好二声部歌曲,在均衡、和谐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演唱、培养集体观念。

  教学重难点:

  1、 弱起节奏OX XX。

  2、 二声部的合唱部分。

  教学过程:

上海龙凤1314  一、组织教学

上海龙凤1314  1、同学们在悠扬的《生长在祖国的怀抱中》的乐曲声中拍手走进教室。

上海龙凤1314  2、采用音乐,师生问好。(略)

上海龙凤1314  3、放录音《采茶扑蝶》片断,老师带领做律动。

上海龙凤1314  二、节奏训练

  板书:①4/4 O X X X ②2/4 O X X X

  脚手脚手 脚手 脚手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同时比较两种节奏区别与联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比较中领会)

  三、导入新课

  1、师放录相,屏幕上出现一群孩子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一边欢笑、一边划桨,尽情地、幸福地唱着《让我们荡起双桨》,至歌声消失、关闭。

上海龙凤1314  师:同学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划船小朋友们唱的歌曲好听吗?(生答略)。既然好听,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教师出示大歌页。

  2、作品及作者简介:歌曲创作于50年代中期。词作者乔羽是中国音乐文协主席,著名词作家。曲作者刘炽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

  3、教师边弹琴边充满深情的范唱第一段词。

上海龙凤1314  4、请三位同学分别有表情的朗读歌词。

上海龙凤1314  5、教师先分别教唱二个声部的曲谱。

上海龙凤1314  方法:教唱法与听唱法及随琴跟唱法。在较熟的基础上按谱填唱第一段歌词。

上海龙凤1314  6、重点练习合唱部分。

  方法:

  ①一声部唱,二声部默唱。( 相互交换 )

  ②二声部合唱(教师伴奏可跟随二声部)

上海龙凤1314  四、巩固练习:

  1、竞赛唱。

上海龙凤1314  分男女生唱、分小组唱、个人组对唱等形式。

  2、跟伴奏带唱

  教师指挥,要求唱得优美、动听、充满热情和自豪的感觉,启发培养学生表现美的能力。

上海龙凤1314  3、表演唱

  跟随录音,手握笔或尺作桨,启发学生想象在湖面上划船的情景,创造性的表演,活跃气氛,使音乐课堂进入高潮。

  五、课后小结:

  1、今天我们唱演的真高兴,但高兴的同时要思考“是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我们怎样去做才能报答党的恩情?

  2、下课后,请同学自己填唱最后两段歌词。

  音乐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篇9

  一、教学要求:

  1.阅读课文,感受到新中国少年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幸福美满。

  2.学会课文中的10个生字,理解环绕、飘荡、凉爽、尽情等词义、并区别运用映与应、漂与飘等字的形义。

上海龙凤1314  3.读懂诗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中的红领巾谁指什么。

  二、教学重点:

上海龙凤1314  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并通过想象说出诗歌描绘的情景。

  三、教学课时: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上海龙凤1314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上海龙凤1314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诗,题目是《让我们荡起双桨》作者乔羽(乔羽作词)写的是我们少年儿童在公园划船的欢乐情景。

  2.介绍北海:

上海龙凤1314  在北京故宫西北侧,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园林之一,是首都北京的游览胜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龙凤1314  二、范读课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1、指导看图。

  ①水面上有哪些人?哪些景物?他们在干什么?西周有哪些美丽的景物?

  ②范读课文。

上海龙凤1314  ③学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上海龙凤1314  ④学习课文的部分生字。

  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上海龙凤1314  1.知识学生读课文,联系句子理解环绕、飘荡、凉爽等词义。

上海龙凤1314  2.想象、看图、画面有些什么?

  3.出示句子。

  水面上…………

  小船…………

  四周…………

  我们…………

  4.提问,这一小节主要写了哪些景物。<小船、白塔、绿树、红墙>

上海龙凤1314  从课文中找出来。

  四、作业:

  1.描红:

  2.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3.将下列的字加上偏旁部首,组成词语:

  4、熟读课文第一小段。

  第二课时

上海龙凤1314  一、复习:

上海龙凤1314  1、指名背诵第一段:

上海龙凤1314  2、默写生字: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上海龙凤1314  1.指名学生朗读第二段。

  ①提问这一段又描写哪些景物?(阳光、小鱼)

上海龙凤1314  ②课文中红领巾迎着太阳一句中的红领巾指的是什么?(少年儿童,少先队员)

  ③比较映与应、漂与飘字的音、行、义。

上海龙凤1314  讲课文中洒的意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④课文中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拟人)

  ⑤比较迎面与迎着的词义。

  2.小结。(让学生自己讲)

上海龙凤1314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上海龙凤1314  1.学习课文第三段(集体朗读)

  2.理解词义尽情

  3.思考:

  ①课文中是水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中谁指什么?(读中体会)从文中哪一句看出划船时间?

  ②课文中每段最后两句三次重复,有什么作用?

  4.小结这一段。

  四:作业:

  1口头扩词:

上海龙凤1314  荡()()()推()()()

  课()()()墙()()()

  2区别助词:

上海龙凤1314  谁()狼()消()西()

  推()浪()悄()洒()

上海龙凤1314  3添上合适的词语:

上海龙凤1314  美丽的()愉快的()

  凉爽的()尽情的()

  第三课时

上海龙凤1314  一、指名读课文。

上海龙凤1314  二、齐读课文。

上海龙凤1314  三、指导背诵.

  ①根据挂图,指导背诵。相机板书

  第一小节:倒映、环绕(欣赏美景)用轻声和赞美的语气读。

  ②第二小节迎、洒、望、听用高兴和自豪的语气朗读。

上海龙凤1314  ③第三小节问、谁安排用感激的语气朗读。

  ④同桌互背练习。

上海龙凤1314  四、歌曲欣赏《让我们荡起双桨》

上海龙凤1314  播放歌曲、闭眼想象,孩子在北海公园,夕阳下游玩的欢乐情景。

上海龙凤1314  五、作业:

  板书:

  1.让我们荡起双桨

  倒映

  环绕

  (欣赏)

  自然

  迎、洒、望、听

  (歌唱)

  热爱党

  问谁

  安排

  (感情)

  祖国

  音乐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篇10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句,体会“让我们荡起双桨”中儿童的欢乐心情,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自豪感和上进心。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上海龙凤1314  理解诗句,体会“让我们荡起双桨”中儿童的欢乐心情,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自豪感和上进心。

  教学用具:

上海龙凤1314  生字卡片、录音机及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欣赏歌曲,导入新课

上海龙凤1314  1、欣赏歌曲,教师导语:刚才我们听到歌曲师一首活泼、轻快的歌儿,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它的歌词。

上海龙凤1314  2、板书课题

  二初读指导

  1、观察图,说说图上的内容。

  2、播放录音

  3、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想想课文有几节?

上海龙凤1314  4、出示生字词。

上海龙凤1314  双浆白塔四周环绕红墙轻轻洒在悄悄愉快安排

  A各自拼读,指名读,在去掉拼音读。

  B相互交流各自读懂得词。

  5、小组内交流记生字的方法

  三指导写字

  1、环上窄下宽

  塔墙左窄右宽。

上海龙凤1314  桨上下结构。上部要写的扁写。木成方势,以托住上面。

上海龙凤1314  2、学生习字描红。

上海龙凤1314  四、学生自由朗读,说说每小节的内容。

上海龙凤1314  五、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认读生字卡片

上海龙凤1314  双浆白塔四周环绕红墙轻轻洒在悄悄愉快安排

  二、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小节

  (1)反复读第一小节,想一想这节主要讲了什么?

  (2)读了这节,你懂得了什么?

  (3)图上同学们荡起双桨,海面和四周有什么(结合图理解环绕)你划过船吗?船儿飘荡在水面上会有什么感受?

上海龙凤1314  (4)指导感情朗读。

上海龙凤1314  2、学习第二小节

  (1)读了小鱼听我们愉快歌唱后,你有什么疑问吗?(指导拟人句的了解)

  (2)边看图边读说说如果是你迎着太阳在海面上荡起双桨,你会有什么感受?体会当时小作者的心情。

  (3)齐读第二小节,说说这节讲的主要内容。

上海龙凤1314  3、学习第三小节

上海龙凤1314  (1)指名读第一句。这句是什么意思?

  (2)谁该我们安排幸福的生活?

上海龙凤1314  (3)我们这样幸福的生活不是谁安排的,是我们人民用辛勤劳动换来的,但是没有祖国的安定团结,当然不会有我们小朋友的幸福生活。

  (4)感情齐读第三小节。

  4、欣赏读课文,配乐激情。

上海龙凤1314  5、看板书,指导背诵。

  三、作业

  1、学写生字

  小组讨论用什么好方法记住生字

  集体学习:洒悄愉排左窄又宽记住这几个字用熟字加偏旁

上海龙凤1314  2、正确流利感情的朗读课文。

上海龙凤1314  3、练习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1让我们荡起双桨

  看海面倒映白塔

  四周绿树红墙

  感我们愉快歌唱

  问幸福生活谁安排

  课后反思:

  在上第一课时时,学生比较积极,抢着读,抢着举手,我想那是因为读字词句,比较容易,有成就感。在重点感悟课文时,学生明显的积极性降低了许多。总的来说,学生不适应三年级对段与篇的重视。“语基的重点要因课而练”(教研员话),于是,今天给学生讲了一个新的句式--拟人句,很想让他们拓展一下,但是考虑到学生刚接触,还没有消化,就没有拓展。在回答“是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时,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父母”“国家”“老师”“自己”“太阳”“地球”“宇宙”“科学家”……面对这样的回答,我了解学生的差异使答案有着差异,但“课文的主题思想不能更改”(教研员话)于是,我说:“幸福不是靠谁安排的,是靠我们的劳动换来的,是靠强盛的祖国、勤劳的人民创造的。”

【音乐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相关文章:

音乐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12-25

《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教案06-23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07-13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03-18

12-27

音乐课《让我们荡起双桨》优秀教案06-27

音乐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范文04-13

12-31

《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教案范文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