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1314

春雪原文、翻译、赏析

时间:2024-01-24 11:30:58 赛赛 古籍 我要投稿

春雪原文、翻译、赏析

上海龙凤1314  《春雪》是唐代诗人刘方平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通过描写一场突如其来的春雪,侧面写出了富人们在屋内赏雪以美酒相伴,穷人们却在雪天流落街头,形成鲜明对比,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春雪原文、翻译、赏析,欢迎查看。

  春雪原文、翻译、赏析

  春雪

上海龙凤1314  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

上海龙凤1314  君看似花处,偏在洛城中。

  翻译

  春风卷着漫天大雪,飘来飘去,落得到处都是。

  你看那欣赏雪景的人们,原都是居住在洛阳城中的富贵人家啊!

  注释

  徘徊:来回地行走。诗中指雪花飞来飞去。

上海龙凤1314  君:相当于“你”,有尊敬的意思。

上海龙凤1314  似花处:指雪花落在树枝上,如盛开的梨花一般。

  洛城:即洛阳;

  洛城中:即“洛城东”,当时豪贵宅第之所在。

  赏析

上海龙凤1314  “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是写景;第三句“君看似花处”,有承有转,过渡句,使诗文由景转情。第四句“洛城中”,一作“洛城东”,这里指富贵人家居住之地。联系诗题来看这两句,那意思是说冬天已经结束,突然来了一场春雪,这在那些无饥寒之虑的富贵人心中,不由得产生了一种难得又见的满足和喜悦,于是这熟悉而又新鲜的飞雪,在他们的眼中便成了飞花舞空的美景。但是,对于“洛城外”的穷人来说,他们好不容易在饥寒交迫中熬过了大雪纷飞的隆冬,盼来了春回大地,谁知又来一场大雪,这逝而复回的威胁和灾难,所带来的艰难与怨恨是不难想见的。这首诗的得力之处正在尾句,尾句之中又得力于一个“偏”字,是它构成了虚实两个空间,两种境界,两种生活,两种感情的对比,而诗人的爱与恨,同情与憎恶,也都融入这个对比之中。通过对比所展现的不同状况,及其所孕育的主题等,都留在了诗外,为读者开拓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此诗通过描写一场突如其来的春雪,侧面写出了富人们在屋内赏雪以美酒相伴,穷人们却在雪天流落街头,形成鲜明对比。诗人用曲折的笔法,讽刺了那班达官贵人只图自己享乐,忘了广大地区人民的贫困。

  创作背景

  刘方平生于洛阳,于天宝(742年—756年)前期曾应进士试,又欲从军,均未如意,从此隐居于从此隐居颍水、汝河之滨。且刘方平不是定居一地的隐者,而是顺着汝颍河流动的一个隐者。《春雪》即是诗人离开故土洛阳而东南迁移时所作。

  鉴赏

  这首诗咏春雪,但作者并不着意赏雪,他只是默默地仰望远眺,看雪舞空中,雪落人间,觉得天公何尝有意布景而人间自是苦乐异趣,不禁嘲讽地发出了感慨。

上海龙凤1314  雪因风飞,首句不说春风吹雪,却道是飞雪“带”春风。“带”字很普通,但用得突兀而精劲。飞雪先行,春风随后,可知是严冬刚过,春风初度,余寒犹厉的季节。第二句具写飞雪情状,字字都与写风糅合。“徘徊”写出雪片在风里轻缓地旋舞,又似乎冬寒还恋恋不肯即逝;“绕空”显出气流回荡中雪的整体动态,再用一个“乱”字,更给人纷繁迷茫之感,显然这初春的风雪也并不存心要给人间装点什么美景吧。从画面看诗情,作者此际没有沉浸于自然美的享受,心情似乎是低回、怅惘而烦乱的。

上海龙凤1314  三、四句以“君看”一转,着笔于洛阳城东的雪景。作者只用“似花”一语状美。用花拟雪或用雪拟花,诗中常见,春雪尤其容易引起人们对春花的联想和期待,韩愈的同名诗篇中就有“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好句。但作者此时却无意于“似花”之美,而专注于似花之“处”。与其说他产生了“似花”的美感,更不如说他是按审美经验设想着他人的赏雪快感——洛阳城东的阔人们正在把春雪当春花观赏作乐哩!两句写景是虚,抒感是实。用“君看”这个呼语力转,也正为此“君看”和“君不见”在旧体诗中常用来引起人们注某一含有深意的事物或景象,起提醒和强调的作用。如“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李白《丁都护歌》),“君看一叶舟,出入风波里”(范仲淹《上渔者》)。刘方平所触目动心之处的“洛城东”,是唐代东都洛阳贵族豪门的第宅园林集中的所在。初唐诗人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里“公子王孙芳树下”的赏花典型环境就是“洛城东”。春雪只有在这样的大片园林亭榭才能装点出奇艳的景观,也只有权豪贵眷才能金炉香兽,华筵美酒,无虞春寒,尽情观赏。第四句中一个“偏”字就着力点到了这种特殊条件和特有的兴致。“偏”字又与第二句的“乱”字关合:春雪本自乱绕乱落于人间,也竟如同专为豪贵作美,正是特殊的社会地位使他们得以偏享,长期隐居,“不乐仕进”的刘方平,以他较多的平民意识颇触着了人间不平的深处。

上海龙凤1314  然而《春雪》又不同于一般的悯寒诗或讽谕诗。诗中既无“长安有贫者”(罗隐《雪》)那种直呼,也不作朱门白屋的对比,诗人只就自己特殊的观照角度,从写景中微示暗讽,发人深思。

  名家点评

上海龙凤1314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天寒风雪,独宜富贵之家,却说来蕴藉。

  清代王仲儒《历代诗发》:楚楚有致。

上海龙凤1314  清末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此诗三、四两句,意存讥讽。洛城东皆豪贵第宅所在,春雪至此等处,非但不寒,而且似花,故用一“偏”字,以见他处之雪与此不同。然则此中人之不知人之寒,可知矣。

  南通师范学院教授徐应佩:《直觉观照·沉思默想——论古典文学鉴赏的妙悟》:如果仅从字面上看,好像在写洛阳城东雪景很美。实际上诗人的言外之意是,洛阳城东皆豪贵宅第所在,春雪到此,这里的人非但不觉得寒,反而观之如花,却不知穷人们却处于风刀雪剑之中。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国伟《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意存讥讽,却蕴含不露。洛阳为唐时东都,当时富贵之家都住在城东。春雪落在贫穷百姓居处,不免寒冷难忍,而在富豪聚居处,非但不寒,而且当花来欣赏,围炉赏雪,其乐无穷,怎知贫者饥寒。这样委婉曲折、蕴藉含蓄,有他在艺术上的独创性。

  作者简介

上海龙凤1314  刘方平(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玄宗天宝年间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生平事迹不详。约公元七五八年前后在世,匈奴族。天宝前期曾应进士试,又欲从军,均未如意,从此隐居颍水、汝河之滨,终生未仕。与皇甫冉、元德秀、李颀、严武为诗友,为薪颖士赏识。工诗,善画山水。其诗多咏物写景之作,尤擅绝句,其诗多写闺情、乡思,思想内容较贫弱,但艺术性较高,善于寓情于景,意蕴无穷。其《月夜(一作夜月)》 、《春怨》、《新春》、《秋夜泛舟》等都是他的作品。

  生平

  传闻

  刘方平是当时震惊一时的美男子,史书未曾详细记载其容貌,但是野史里与一些正史里稍有提及他的美貌。因此2013的一些动漫产业也常以刘方平为原型塑造了一系列生动鲜明的形象,真可谓是才华横溢,才貌双全。

  家庭

上海龙凤1314  其诗清新亮丽,风格鲜明,是因为他早期的生活十分幸福。他有一妻三子,长子刘眉,次子刘含,老幺刘霜,他们在文学上都颇有造诣。令人惋惜的他们的诗都已失传,以至后人无法瞻仰其才华。

上海龙凤1314  其妻许氏,也是出生于书香门第,虽在当时女子里才华横溢,但是丑闻连连,刘方平离家四处游玩,不问家里情况。以至于许氏愈加放肆,最后在偷会情人时跌在雪地里死去了。(选自《古今野史杂谈》)

  野史记载

  野史曾记载过刘方平是一个有同性恋倾向的人,甚至和二儿子刘含发生过鱼水之欢。

上海龙凤1314  有野史记载刘方平曾逼良为娼,而被拐卖的少女正是他貌美如花的小侄女,《拟娼楼节怨》也正是当时所做。

上海龙凤1314【春雪原文、翻译、赏析】相关文章:

春雪的原文赏析及翻译11-24

《春雪》原文、翻译及赏析10-12

春雪原文赏析及翻译11-23

春雪原文翻译及赏析05-27

春雪原文、翻译、赏析02-08

春雪-韩愈原文翻译及赏析01-09

《春雪》原文、翻译及赏析(优秀)10-12

春雪原文翻译赏析12-17

韩愈《春雪》 原文、翻译及赏析02-08

春雪原文翻译以及赏析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