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1314

红楼梦读后感优秀

时间:2023-02-15 10:50:5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红楼梦读后感优秀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红楼梦读后感优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红楼梦读后感优秀

  她对我说,红儿,把母亲埋了吧!让挑成的狂潮来的更猛烈些吧。”我高兴地抓住同桌一直摇一直摇。回忆到这里,我羞愧万分!我的家乡就是美丽的贵阳。你们看香港不是也平安归来了吗。如果我是医生假如我是医生,我就会帮助那些遇到困难的人,我会尽我全部的力量去做,帮他们治疗身体的疮伤,让他们获得新生,让他们的家庭完整,生活幸福;

上海龙凤1314  每一次读红楼,都有新的感动和喜悦,反反复复的体味,也就有反反复复的惊奇。当然这也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无穷无尽的乐趣。“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做者痴,谁解其中味”,一部《红楼梦》让多少人为她垂泪,让多少人为她感动!

上海龙凤1314  《红楼梦》,一部含笑的悲剧。它不只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由荣华走向衰败的全过程,而且还大胆地控诉了封建贵族阶级的无耻和堕落,指出他们的种种虚伪、欺诈、贪婪、腐朽和罪恶。红楼女子的悲哀是这个社会集团给予的。它不单指出这四大家族的崩溃和死亡,同时也暗示了这个社会的必然崩溃和死亡。

  一边是木石前盟,一边又是金玉姻缘。一边是封建社会下必须追求的功名光环,一边是心驰神往的自由之身。曹雪芹的笔为我们展现了这场无声的没有硝烟的较量。宝黛二人的爱情悲剧浓缩了这场较量的全部硝烟,“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质本洁来还洁去”,在面对封建礼教下的种种迫害和冷漠,甚至以生命的付出为代价,自由的追求始终不弃。我们感叹贾、林两人爱情的悲剧的时候,看到了造成悲剧的一个重要因素:林黛玉清高的个性,她的个性与世俗格格不入,无法与社会“融合”,她的自卑情结正是她自尊的体现,也是她悲剧的开始。

上海龙凤1314  我喜黛玉,不喜宝钗。因为黛玉的身上有那个时代独有的叛逆,她毫不掩饰,做作,想哭就哭,不把自己的情绪压在心里,她真实,不像宝钗那般的矫揉造作。

上海龙凤1314  黛玉的才情让我羡慕,她的精神让我感叹,这么一个柔弱的女子,无视世俗的传统规律,反其道而行之。在经受了无数摧残之后,生命尽头到来之际,封建社会的残酷体制加速了她的香消玉殒。看过《红楼梦》,我们不会忘记黛玉临死前的那个场景,病危之际,紫鹃四处求人,却没人肯帮。一面是成亲的喜庆景象,一面是死前的哀怨凄婉,黛玉至死不放弃对自由的追求。我为之揪心,为之不平,一对追求自由的青年男女在封建的枷锁之下生离死别。黛玉就这样在宝玉的婚庆锣鼓声中离开了人世。她是封建制度下的牺牲者,但是她无悔,因为宝玉是她心中永远的温暖。

  人间的纷繁,不都是为了一时的繁华?但是,繁华永远像是一场梦境,终有一天会破碎。像宁、荣二府,从繁荣到衰落,亦真亦幻。上一刻,贾府的上上下下还都在享受荣华,下一刻,宁国府和荣国府的家产已经付诸东流。这不也是一场梦吗?是的,这是一场美丽而又辛酸的梦。宝黛二人则是这场梦的牺牲者。

  读完,从那个压抑封建的社会阴影中逃脱出来,长吁了一口气,自己生活的环境是如此的优越,而当时的人们呢?身不由己,思想倍受禁锢。所以,每当读完一遍,那在读之前的紧张,压抑,似乎都烟消云散了,内心对苦难,艰苦的理解也多了一份深刻,对梦想的追逐也越发执着,我们也许应为了这而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民主时代,我们有权力追求自己所爱,我们有能力战胜他,我们有资格去战胜困难。

  《红楼》,一部爱情悲剧,却含有所有的喜怒哀乐,散发出它独特的清香。

【红楼梦读后感优秀】相关文章:

《红楼梦》优秀教案12-23

《红楼梦》优秀赏析11-20

初中生《红楼梦》优秀读后感红楼梦读后感10-24

品读红楼梦优秀征文06-12

《红楼梦》优秀的教学设计07-16

《红楼梦》优秀教学设计06-25

优秀小说:再续红楼梦12-20

有关红楼梦的优秀范文12-18

戏说红楼梦优秀作文11-15

红楼梦黛玉的优秀诗词08-19